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
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
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
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
中壢。燃藜第紅樓 House + Café since 1910
「燃藜第」紅樓,俗稱的中壢紅樓。第一次見到這個名字,是搜尋中壢景點時從Tony的人文筆記旅記那邊看來的。可能因為Tony的文章寫在2006年,當時的中壢紅樓還作為客家餐館在營運,外觀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吸引我,就在腦中稍微留個印象,等哪天有空再去瞧瞧。沒想到這個空檔隔了那麼久,等我再次搜尋燃藜第紅樓時,已經有許多部落客的食記冒了出來,那個地方已經從客家餐館變身成為地中海風味的House + Café。主體建築雖然沒有改變,整個氛圍卻全然不同了!
位置:
中壢燃藜第紅樓
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
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
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
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
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
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
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
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
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
【跟著我的閱讀腳步】王家祥的《山與海》
十六世紀中葉,西班牙人在航海記錄上為臺灣留下了「Ilha Formosa」的稱號,意味美麗之島,自此開啟了臺灣有文字記載的國際關係。但這座島嶼的過去卻一點也不平靜。四百年來,臺灣歷經西班牙的侵略,荷蘭的殖民,將近兩百年的清政府統治,以及長達半世紀的日本佔領。臺灣這幾段歷史上被侵略的戰役,被王家祥在《山與海》中用幾個小故事給串了起來。
不同於正史的宏大敘事寫法,王家祥用戰役中的無名小卒作為主角,訴說著這個小人物的故事。《山與海》的六個故事中,部落的名稱是真的,將軍的名字也是真的,歷史年代也符合史實,但是每一則故事的主角就無從判斷虛實。有可能確有其人,也有可能只是杜撰的,或是根據耆老口述後改寫的事跡。但王家祥將其定調為歷史小說,故事是真是假倒也不那麼重要。是說,從小人物觀點看到的歷史,和教科書所灌輸的「道統」迥然不同。
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
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
差不多食譜:檸檬水 Lemonade
能把簡單的事做好,就是件不簡單的事。檸檬水的製作相當簡單,只要有把能切開檸檬的刀子,一個杯子,一些開水,每個人都能夠做出簡單的檸檬水。但是在看了薇薇安·哈爾的檸檬水攤子後,我想或許應該重新認真對待早期有點開玩笑的「現榨檸檬汁」。於是,差不多食譜加了一些變化,讓簡單的檸檬水更具檸檬味。
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
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
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
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
差不多食譜:烤大蒜 Roasted Garlic
不知怎麼地,今年蒜頭的價位比以往便宜許多。看到上下游的新聞之後才了解,不單因為天公作美讓產量增加,蒜頭的栽種面積也較以往多了許多,以至總產量比去年多出了五千多公噸。但也因為蒜頭比較便宜,今年可以用比較奢侈的方法來食用,這個方法就是「烤大蒜」(Roasted Garlic)。
烤大蒜其實是個非常簡單的料理方法,運用溫度將大蒜的質地改變,除了讓它變軟之外,也把大蒜嗆辣的味道給拉掉。有人說烤過的大蒜吃起來像馬鈴薯,但我覺得不是這麼一回事,吃起來反而比較像大蒜麵包裡頭的大蒜醬。不,它可是真材實料的大蒜。話不多說,現在就來介紹這個簡單的烤大蒜做法吧!
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
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
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
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
Concise 0.3.6 preview!
新的 Concise 0.3.6 即將釋出,現在先放個預覽的版本出來。新版本有幾項特點,將會在底下敘述。在觀看的同時,也別猶豫去下載新的版本回來玩玩。
A Preview version of Concise 0.3.6 is out. There are several highlights described below. Don't hesitate to give it a try.
A Preview version of Concise 0.3.6 is out. There are several highlights described below. Don't hesitate to give it a try.
The Workspace 工作空間
「工作空間」(workspace)的概念從 Concise 0.3.0 開始推出,作為檔案管理的新模式。工作空間的推出讓檔案共享成為可能,因為所有需要的檔案都存在裡面(將來應該會把原始檔案一併納入)。除此之外,新的 Concise 也能讓您同時在多個工作空間中進行文字處理(見下圖)。
As introduced in Concise 0.3.0, "Workspace" creates a new way of (corpus) file management. This make workspace-sharing possible. Moreover, you may even work on multiple workspaces at the same time (see below).
As introduced in Concise 0.3.0, "Workspace" creates a new way of (corpus) file management. This make workspace-sharing possible. Moreover, you may even work on multiple workspaces at the same time (see below).
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
差不多食譜:紅蘿蔔蛋糕 Carrot Cake
紅蘿蔔真是一項大自然的恩賜,在臺灣幾乎全年都維持著穩定的價格,而且放在冰箱可以保存很久。每當颱風來臨時,便更加突顯紅蘿蔔這類根莖類蔬菜的可貴。我每次出去採買時,總是會買一些放在冰箱,吃泡麵的時候可以加一點,炒菜時可以配色,更懶一點可以生吃。總之,在沒有出去採買時,也幫自己維持最基本的蔬果來源。
但是紅蘿蔔裡頭的萜烯(萜:ㄊㄧㄝ)類物質,這個讓紅蘿蔔產生獨特味道的物質,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。紅蘿蔔因此被不少人,特別是小孩子,和青椒、茄子、青花菜等被列為拒絕往來的食物。但我們也知道,紅蘿蔔裡頭的胡蘿蔔素對眼睛是很重要的營養成分。這種脂溶性的維生素,最好還是和油脂一起攝取。這一次差不多食譜就來挑戰這個不是人人都愛的紅蘿蔔,把它做成甜甜的「紅蘿蔔蛋糕」,看能不能讓那些害怕紅蘿蔔的人也有機會能嚐嚐。
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
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
差不多食譜:荷蘭寶貝煎餅 Dutch Baby Pancake ... 會長大的呦!
差不多食譜上又多了道煎餅(pancake)料理,但它卻有個可愛的名字Dutch Baby(荷蘭寶貝)。這個「荷蘭寶貝」煎餅沒有使用泡打粉、小蘇打、或塔塔粉這類的膨鬆劑,只靠著雞蛋撐起它的體積。結果,出爐之後也像雞蛋撐起的舒芙蕾那樣,沒多久就消氣了。
說起「荷蘭寶貝」的命名,好像有幾個不同的說法。一則說是德國家庭的傳統煎餅,大一點的就稱作German Pancake(德國煎餅),而小一點的就稱作「荷蘭寶貝」(dutch baby)。維基百科上好像說有點地緣的關係,但是我對德國的國情和地理也不太熟,看不出之間的關聯性。另一個說法則來自美國的《日落》(Sunset)雜誌,是美國華盛頓州一家小咖啡館的發明,「荷蘭寶貝」這個可愛的名字則是老闆的女兒隨意取的。
不管「荷蘭寶貝」到底是怎麼來的,反正不是把小嬰兒拿到烤箱裡頭,看起來也不像是荷蘭名產。對我們來說,只要好吃、好玩就行了!現在,找出你的小容器,倒上一層荷蘭寶貝麵糊,然後就準備看這個小寶貝在烤箱裡的大把戲。
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
差不多食譜解密:背景音樂 Background Music
音樂能夠營造氣氛,讓觀眾的情緒產生共鳴。特別是差不多食譜這種沒有對白的影片,背景音樂的作用更加重要。
儘管取得MP3的管道到處都是,音樂版權的問題卻不能不注意。尤其目前YouTube已經有了不完備的版權自動審查機制,這個問題更顯得重要。要取得合法授權最簡便的方法,就是到音樂授權的網站,像是The Music Bed,購買適當的使用授權。但是音樂的授權是用多少首來算的,即使你只使用其中的幾秒鐘,仍然需要支付整首音樂的授權金。除非你能夠想辦法和作者、代理人或經紀人談特殊的條件。
但是像差不多食譜這種超低預算(沒有預算)的影片,要一首一首去支付音樂授權金根本不可能。好在差不多食譜也不是商業盈利的影片,可以使用「創用CC」的授權方式取得合法的音樂,但仍然得注意使用條款,並不是每一種創用CC授權的音樂都能被拿來製作影片。
儘管取得MP3的管道到處都是,音樂版權的問題卻不能不注意。尤其目前YouTube已經有了不完備的版權自動審查機制,這個問題更顯得重要。要取得合法授權最簡便的方法,就是到音樂授權的網站,像是The Music Bed,購買適當的使用授權。但是音樂的授權是用多少首來算的,即使你只使用其中的幾秒鐘,仍然需要支付整首音樂的授權金。除非你能夠想辦法和作者、代理人或經紀人談特殊的條件。
但是像差不多食譜這種超低預算(沒有預算)的影片,要一首一首去支付音樂授權金根本不可能。好在差不多食譜也不是商業盈利的影片,可以使用「創用CC」的授權方式取得合法的音樂,但仍然得注意使用條款,並不是每一種創用CC授權的音樂都能被拿來製作影片。
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
差不多食譜:海綿蛋糕 Sponge Cake
「海綿蛋糕」(Sponge Cake)是很多人學會的第一個蛋糕,因為材料和做法都很簡單。在最原始的食譜中,奶油、糖、雞蛋、麵粉這四種材料的重量都是1磅(約450g),所以有時候又會看到「磅蛋糕」(pound cake)這個稱呼。但是「磅蛋糕」傳到各個國家之後,做法也因為各地的習慣而調整,有的加入水果或堅果,或是讓更多空氣打到麵糊裡頭,而發展出很多變形。
但作為烘焙的新手,還是從最基本的海綿蛋糕著手。不僅失敗的機會小,做法也比較簡單。可是試過一個麵粉、奶油、糖、雞蛋比例1:1:1:1的海綿蛋糕後,我的東方人味覺真的感覺太膩、太甜。所以在這份差不多食譜裡頭,我把奶油和糖的份量都稍微減少了些。烤出來的海綿蛋糕沒有辦法很蓬鬆(因為沒有想辦法把空氣打進去),但是口感也還不錯,確實很適合新手來嘗試。
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
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
文字樹(Word Tree):讓服貿文本視覺化
從今年(2014)3月18日之後,標榜「太陽花」的學生運動攻佔了各個媒體的版面。說來慚愧,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跟上這波運動,直到臉書上被服貿的文章瘋狂洗版後才察覺到。這兩三天,總統行政院長江宜樺和總統馬英九分別召開記者會,說明他們對服貿協議的官方立場。這項立場,自然是「拒絕」退回服貿的審查。
我們按照發表的時間先後來看,首先檢視江宜樺在行政院發表的聲明稿「與學生對話拒退服貿,江宜樺在行政院發表聲明逐字稿」。我拿的便是這份逐字稿,將裡頭的中文進行斷詞之後,以文字樹的方式將這份聲明稿呈現出來。
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
差不多食譜:佛卡夏麵包 Focaccia
最近在各個社群網站看到很多人發出自製麵包的照片,儘管是用麵包機做的,但是仍然讓人感到手癢,想要自己做一些出來試試。無奈我沒有麵包機,要想嘗試只能倚賴那台烤箱和萬能的雙手。就這樣,「差不多食譜」找了一個看起來最簡單的麵包食譜,是個用雙手和烤箱就能完成的佛卡夏麵包 Focaccia。
據說這個佛卡夏Focaccia和披薩麵團是近親,吃起來也有點像披薩皮,是義大利的平民麵包。原始的材料是小麥粉、鹽巴、橄欖油和酵母,混合發酵再經過火烤後的成品。追究佛卡夏 Focaccia的字源,拉丁語的Focas就是火,而Focacia表示火烤的東西。但是怎麼會變成Focaccia,我也追不到原因。肯定是某個關鍵人物的拼寫錯誤,讓非主流一躍成為主流。
不管怎麼樣,試著做出來再說。肚子餓的時候,沒有人會去管到底是Focaccia還是Focacia。
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
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
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
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
差不多食譜:油菜培根義大利餃 Rapeseed and Bacon Ravioli
農曆新年就要到囉!差不多食譜與SUStudio先在這邊和大家拜個早年!新年快樂!
再過來,就得趕快把剩的菜吃掉,準備要回家過年囉!不用說,這個菜自然還是油菜囉!還有,就是做「油菜培根法式鹹派」留下來的培根。不想再去買菜的我,就用同樣的油菜培根餡料去做變化。
另外,在過年前不可少的年終大掃除中,被我翻到一台義大利式製麵機。婆婆媽媽的購物實力果然不能小覷。弄了一個簡單的麵團,把製麵機清一清之後,就直接把它拿來做義大利餃的餃子皮。拿這個餃子皮,搭配上油菜培根餡料,把它做成這次的差不多食譜「油菜培根義大利餃」。
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
即將上菜:過年前最後的油菜料理「義大利餃」 Ravioli
年終大掃除還是有必要的!不但把剩下的油菜和培根清空,還挖出了一台義大利製麵機,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來做麵食。
就這麼決定,農曆年前的最後一份差不多食譜——油菜培根義大利餃。就快上菜了!
更多差不多食譜:
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
差不多食譜:油菜培根法式鹹派 Rapeseed and Bacon Quiche
手工油菜麵條,油菜舒芙蕾,這一次的主角還是油菜。但是,這一次再也不是炒菜不用放肉絲的假素食,而是加了真正肉片的葷菜。看到Gordon Ramsay做的Leek and Pancetta Quiche(韭蔥義式培根法式鹹派)後,我想這東西應該可以改用當季的在地食材來做。 這東西自然是我冰箱裡頭 還沒吃完的「油菜」。於是,差不多食譜開始了小小的法式鹹派(quiche)研究。
法式鹹派(quiche)的材料主要包含三個部分:派皮、餡料、還有卡士達(custard,或稱為奶蛋醬)。把這三個部分組合起來,上面再刨些起司送進烤箱,一份充滿法式風情的法式鹹派便能上桌。差不多食譜的油菜系列,就拿法式鹹派作為第三種變化,為您端上「油菜培根法式鹹派」(Rapeseed and Bacon Quiche)。
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
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
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
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
差不多食譜:手工油菜麵條 Homemade Rapeseed Noodles
家裡有在種田的,每年到了這個時候,差不多都能吃到大把大把的油菜。遍佈田間黃黃綠綠的油菜花海,也成了台灣鄉村冬季最著名的風景畫。
說來有意思,油菜這東西在市場上還不太好買。油菜的主要作用是田裡的綠肥,和波斯菊、向日葵的作用相同。等時候到了,就會拌入土中,成為下一季農作物生長的肥料。也因為這樣,鮮少有人會特別花心思去照顧這些油菜。頂多偶爾到田裡去,割些較嫩的油菜回去加菜。假如你碰巧遇到正在採油菜的農民,客客氣氣地向他問聲詢問,有很大的機會能用一個銅板換到一大把油菜。更多時候,代價甚至更低,只消一個笑容、一句真摯的感謝。
兩年前,回家採油菜花時,我發了篇「踏青」的小文章。這個冬天我沒能參與,卻收到家裡送來的一大箱油菜。連續吃了兩三天的清炒油菜之後,我決定來些變化,用油菜做個簡單的加工品。其中一個,就是這份「差不多食譜」要推出的「手工油菜麵條」。不需要昂貴的製麵機,用雙手加上擀麵棍就能搞定。
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
即將上菜:絕對不含農藥的油菜 Absolute Pesticide Free . . . Rapeseed
哈囉!差不多食譜終於也邁進了2014,在這邊向大家問聲好!
去年一整年可說是食品安全的紅燈期,不管吃的是什麼,好像都不怎麼安心。儘管買東西時已經竭盡所能去看標籤說明,買到的可能也不止標籤上所標示的,附帶了許許多多的添加劑。像我們不具食品、化工背景的人,哪裡知道那些添加劑有些什麼東西!
2014年的第一份差不多食譜,就拿可以安心食用「油菜」作為主要的食材來發揮。為什麼對油菜這麼有信心?因為這東西的主要作用是綠肥,作為食用的青菜不過是附帶的。相信沒有人願意砸下大把銀子爲肥料施肥,更別提價位更高的農藥。
最好的證明,就是巴在油菜上頭肥滋滋的菜蟲,還有一粒粒黑黑的蟲卵。看來沒有用藥的代價,就是得多花些時間仔細清洗;還有,得要承受讓素菜變成葷菜的風險。即使洗了三、四遍,我一點也沒有把握能把菜蟲完全洗掉。不過,這些菜蟲確實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,真不幸吃到也沒關係。就是心理毛毛的!
吃完油菜,田裡的土應該已經翻了。再過幾天,新一季的作物也將要種下,新的一年果然來了!
說了半天,這份差不多食譜到底要做什麼?敬請期待囉!
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
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
訂閱:
文章
(
Atom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