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2的文章

窺探洋蔥的秘密:顯微鏡下的洋蔥鱗葉表皮與細胞 Onion Bulb Leaf under a microscope

在這段嘗試使用顯微鏡來拍攝的期間,「洋蔥表皮」可以說是最容易製作的玻片標本,沒有之一。只要剝開來,攤平,滴上水,蓋上玻片,基本就完事了。怪不得學校的生物課本,都會拿洋蔥表皮來設計實驗。但是想要看到鱗葉的橫切面,那就得要練練刀功,並試試你的運氣了。 洋蔥表皮是比較容易處理的樣本,這次拍攝我們就從撕皮開始。只要不是最外面那層乾掉的表皮,用哪一層都無所謂。我也沒有拿整顆洋蔥,就拿做菜切下來的地方。這樣的大小對於顯微鏡觀察來講,已經相當足夠了。 洋蔥皮剝下來後,放在滴了水的玻片上,再滴一滴水,蓋上蓋玻片。這樣一來,觀察用的玻片標本就完成了。接著放上顯微鏡的載物台,調整鏡頭到適當的高度(大約一公分),然後調整標片標本位置,調整光源,最後再進行細微的對焦,就可以開始你的觀察了! 洋蔥表皮細胞 40x 先用顯微鏡的低倍鏡來看。這架顯微鏡最低的放大倍率是40倍,可以看出洋蔥表皮的排列狀況,而且也很清楚看到表皮有深淺不一的顏色。 洋蔥表皮細胞 100x 放大到100倍,可以看到細胞裡面還有東西。透明一點的細胞會比較清楚,可以看到細胞核。有的除了細胞核外,好像還有其他的東西。 洋蔥表皮細胞 600x 繼續放大到600倍,細胞核變得更明顯了。除此之外,可以看到細胞邊緣有兩層構成。生物課本裡面介紹過,外層的是細胞壁,內層的是細胞膜。然而,在有顏色的細胞中,細胞核就沒有那麼明顯。 洋蔥鱗葉剖面 40x 看過洋蔥表皮,現在把洋蔥的鱗葉做剖面,看看裡面的細胞構成。切了很多片,終於有一片切的比較成功,可以看到上面一層薄薄的紫色表皮。這層紫色表皮就是剛剛看了很久的洋蔥表皮。中間還有帶點綠色的部位,這應該是維管束。 洋蔥鱗葉剖面 600x 直接放大到600倍,可以明顯看出紫色的表皮細胞比較扁平,底下構成洋蔥肉的透明細胞則比較大顆。問題是紫色的花青素好像只集中在表皮而已,底下那些通通沒有。但畫面的右下角,也就是靠近維管束的周邊有綠綠的,移過去看看。 洋蔥鱗葉剖面 600x 靠近維管束 在細胞內可以看到一顆顆綠綠的小球,不知道這些是不是葉綠體,或者只是有綠色色素的有色體。仔細再想想,剝開洋蔥後確實有一條條綠色的紋路,這些綠綠的小球應該就是那些紋路出現的地方。 我能看懂的部分只有這個樣子!如果有哪些高手看到,還請多多指教。

稻麴病:稻穀怎麼好像開了花? False Smut

「稻麴」,農民俗稱「穀母」,多發生於高溫多雨的環境,它的病原菌就叫做「稻麴病菌」。 稻麴的特徵相當明顯,受感染的稻穀會不正常地增生膨大。我們發現的時候,生病的穀粒通常都已經被橘黃色的菌絲塊包覆,呈現出表面粉粉的狀態,看起來很像開了花一樣。如果早點察覺的話,還可以看到綠色、黃綠色的階段。 稻穗上的稻麴型態 根據研究報告 [1] 描述,這些看起來粉粉的東西就是稻麴病菌的厚膜孢子。這種孢子會飛散並污染其他健康的稻穀,而且有很大的可能傳染會至下一期稻作。 40x 受感染稻穀表面的稻麴 透過顯微鏡,可以清楚看到包覆在稻穀上的稻麴菌絲塊。這些橘黃色的菌絲(或孢子),甚至會卡在稻穀的毛刺上。 100x 受感染稻穀表面稻麴菌絲 取一點黃色的稻麴,放到玻片上觀察。最先會發現這些菌絲塊很難剝開,想要將它打散並不容易。在40倍的放大倍率下,看到的就是一團,以及邊邊稍微弄開的小小的黃色顆粒。放大到100倍,能看到的仍然相差不多。 稻麴病菌 40x 放大到600倍的時候,呈現的影像就很不一樣。可以看到一顆顆圓圓的菌聚成一團,我猜應該就是稻麴病菌,跟酵母菌長得很像。而比較大顆,顏色黑黑的是不是孢子囊,我就不敢肯定了。畢竟我只是個種水稻的農民,不是研究這個病的專家,有問題還是去請教那些專門的人。 稻麴病菌 600x 在台灣,稻麴並幾乎都是零星發生,往往不怎麼嚴重。防治上通常不會建議使用藥劑,僅需將病穗移除 [1] 即可。但畢竟是靠孢子傳播的,我覺得剪除後不要亂丟,給垃圾車載去燒掉會好一點。但如果病況太嚴重的話,趕快聯絡改良場的專家去看看。 延伸閱讀: [1] 蔡武雄。2003。稻麴病。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8。頁313-315。 臺北市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檢局。 線上版本:  https://www.baphiq.gov.tw/Publish/plant_protect_pic_8/ricePDF/06-12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