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《海角七號》與《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

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(Luigi Pirandello,皮蘭德婁原著,1998,台灣商務印書館),這本書,擺在《海角七號》電影男主角阿嘉恆春家中的床頭前。

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劇本,目光自然就被螢幕上模糊背景中的這書名給吸引。這劇本大致是六個被劇作家創造出來但又遭遺棄的劇中人物,他們來到劇場,尋找作者,希望說服演出他們的故事,讓他們活一次。劇中劇、虛構中的虛構,但那些情緒與故事卻很真實。《海角七號》中臨時成軍的樂團,編制就是六個人(主唱+吉他、吉他、貝斯、鍵盤、鼓手、鈴鼓手+月琴),失意的、被拋棄的、迷失的、被遺忘的,生命被創造出來,但卻好像又被創造者遺忘/遺棄。床頭上擺放的這本《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,這是偶然與巧合?還是刻意的安排?
---《海角七號》─N個尋找認同的恆春(台灣)人

我對劇場和劇本都相當陌生,但在撰寫〈海角七號的恆春小鎮〉時意外看到上面那段引文,讓我起了個念頭,不如就去看看《海角七號》是如何借用《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吧!剛好圖書館有書,就這麼看了起來!##ReadMore##

我的解讀與「N個尋找認同的恆春(台灣)人」的作者稍稍不同,那六個人物已然超脫劇作家的創作物,成為一個獨立的存有。在《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中,沒有必要再去區分虛構與真實,當那六個人物突然出現在劇場當中,並開始了他們的真實生命。就如同六人中的父親所陳述的:「您必須明白,生活裡充滿光怪陸離的事件,但都是真實的,不管那些事件看起來多麼荒謬怪誕......」(p. 14)。《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或許是劇中劇,或為虛構中的虛構,但對於劇中人(或演員)而言,「劇」就是一切,都是真實的。「不是假的。是真的,我的朋友,絕對是真實的」(p. 116)。

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,應該可以當作六個尋找演員、尋找認同、尋找生命、尋找解脫的劇中人。我想這也是《海角七號》企圖挪用的部份。《海角七號》中阿嘉、勞馬、水蛙、大大、茂伯、馬拉桑等六個樂團成員,他們這群失意的、被拋棄的、迷失的、被遺忘的,也都在尋找認同、尋找生命中的解脫,而他們也都是劇中人。他們是否都是被創造出來,而又被遺忘的呢?當然,這必須得到導演的確認,否則都只是推測。

皮藍德婁《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中的核心問題,在於「真實」的本質是什麼?我們可以從這個觀點,去討論《海角七號》的實相,去研究《海角七號》中的認同與生命。陳玲玲曾藉ART藝術總監羅博.布魯斯汀(Robert Brustein)的話來描述《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》:

這是一齣「根本之劇」(Seminal Play),它所關切的皆是我們這時代的核心問題:「真實」的本質是什麼?角色的本質是什麼?吾人果真是在不斷變換狀態中片斷、無連續性、無關照性的造物?有無如如不動不生不滅的實相(reality)?(p. 132)

或許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來問:真實有本質嗎?倘若果如佛家《金剛經》中所言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那麼布魯斯汀所懷疑的「如如不動不生不滅的實相」便不存在,這些實相都如夢幻泡影轉瞬即逝,那不生不滅的實相即是「空」。事實上,皮藍德婁或許能夠接受佛家的「空」,就如同他在劇本對話中所表現出來的:

父親:那也是我試著想說的。您知道,我們的實相(reality)......
喆彌:你們的「實相」是什麼意思?這是方法演技的啥門子垃圾麼?你以為憑你的身分你就有那麼多特權嗎?你以為你的「實相」只存在你裡頭?一派胡言。
父親:難道連我們自己都不見得擁有我們的本質?(p. 58)

誠如喆彌所言,「實相」不僅存在於父親身上,「實相」也存在於演員身上,存在於觀眾身上。「實相」無處不在,連同虛構的幻相也是實相,因為真實轉瞬即逝。

莎拉:我們的觀眾接受幻相的能力是很高竿的。
父親:幻相!請不要用這個字眼,很傷人的。
湯米:為什麼呢?那不正是我們的目的嗎?為觀眾創造幻相?幫他們消除對奇思幻想的懷疑?
父親:原諒我,但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異了。對你們,劇場只是一種遊戲,為絕對真實的實相去創造出完美的幻相。但我們的幻想與實相是一體的。這可激發你們重新檢視一般對「真實」的界定----因為你們所觸摸的,你們所相信的,今天所謂的真實,到了明天就成為虛幻無常,就像昨天的真實是今天的虛幻無常一般。(pp. 94-95)

在許多的宣傳中可以看到類似的文本,「海角七號描述的是真實的台灣」,但是這個台灣是不是個實相呢?沿用高夫曼(Goffman)的理論來解釋無疑是個真實,他將整個人生作為一齣戲來詮釋,我們都在社會的互動中被撰寫成社會的劇中人,我們的幻想與實相是一體的。對《海角七號》為數龐大的臨時演員們來說,在拍攝的期間,他們就活在戲裡面。下面這段「海角七號電影特別報導」,有部份反映了我的觀點。



特別注意到7'04"到7'12"這個片段中的字幕,「有參加演出的人員,請穿那天戲服,過來廟埕前」。拍攝喜宴的射寮村,幾乎人人都成了劇中人,穿梭在戲劇的虛構世界與真實世界當中。對拍攝那幾天的他們來說,電影的幻相就是真實的生活。即便大家都知道腳本是虛構的,這些虛構人物卻擁有真實的生命。《海角七號》的演員在搬演我們的社會,或者,我們的社會就是一齣劇,我們便是那劇中人。如同皮藍德婁劇本中表現的:

父親:不管哪裡。我只是想證實,我們可以經由不同的途徑,以千百萬種形態切入生命----比如一棵樹、一塊石頭、流水、蝴蝶,或許是女人,更可能是一齣戲裡的劇中人。(p. 16)




延伸閱讀:

留言

熱門文章

差不多食譜:手工巧克力餅乾 Chocolate Cookies

又是手工餅乾,最近一連出了兩份餅乾食譜,這個「手工巧克力餅乾」已經是第三份了。會不會有更多呢?我可以告訴大家,這是肯定的。 要怪就怪這個陰鬱的冬季雨天,哪裡都不方便去,也懶得出去。餅乾櫃空在那邊已經很久了,雖然有時候會嘴饞,但也沒有迫切去補貨的必要。反正經常開伙,平常該有的材料都會有,自己弄個成分完全透明的零食,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再說,用烤箱進行烘焙時,房間會變得比較乾燥,也比較溫暖。在夏天是個折磨,但到了冬天,這種感覺還滿不錯的。 話不多說,開始進行這一道「手工巧克力餅乾」的準備工作。

差不多食譜:壽桃 Birthday Bunns

「壽桃」可不是老人家生日的專利,小巧玲瓏的壽桃超級受到小朋友歡迎,直說「好可愛喔!」其實壽桃就是一種造型饅頭/包子,只要掌握了這些方法,要做其他的造型都沒問題。

【豐原大蔥】免揉大蔥佛卡夏 No-knead Leek Focaccia - 差不多食譜

「豐原大蔥」的第二道食譜,就做 大蔥馬鈴薯濃湯 那篇提到的「大蔥佛卡夏」,而且用的還是懶人的免揉方法。不光是麵包,這份食譜還有一個衍生的副產品「大蔥油」,靈感來源就是蔥油拌麵。接著就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的吧! 「大蔥佛卡夏」差不多需要這些材料:(20cm鑄鐵鍋) 豐原大蔥 ...... 1根 橄欖油 …… 適量(150ml左右) 高筋麵粉 …… 200g 鹽 …… 2g 酵母粉 …… 2-3g 水 …… 180-200g 「大蔥佛卡夏」差不多是這麼做的: Step 1. 製作「大蔥油」 說來你可能不相信,製作「大蔥佛卡夏」的「大蔥油」,靈感竟是來自於蔥油拌麵。但是大蔥油製作時需要人在旁邊顧著,而且炸過的大蔥也會拌進麵團裡面,正式製作佛卡夏前就先把這個大蔥油做好。 用小蔥製作蔥油的時候,只有切段丟進油裡去炸。可是我打算把炸過的大蔥一起揉到麵包裡,大蔥纖維比較不好咬斷,就先用刀子給它切碎。要注意的是,這裡我只用蔥白,以及稍微有點厚度的蔥綠,也就是蔥白和蔥綠交界那邊。 接下來,把切碎的大蔥放入鍋中,並倒入橄欖油,用中小火慢慢去炸大蔥。我不想要麵包裡黑黑的,所以炸到大蔥變軟,香味散出,顏色稍微黃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關火,並將炸過的大蔥撈出放涼。 剩下的油就是大蔥油了,留下來炒菜、拌麵都很不錯。 Step 2. 製作佛卡夏麵團 拿個大碗,倒入高筋麵粉、鹽巴、酵母,再加上水攪拌成團。不用揉,只要成團就可以。 Step 3. 拌入大蔥發酵 往麵團中放入炸過而且放涼的大蔥,用湯匙或筷子拌進麵團。如果你的大蔥瀝的比較乾,再多補一兩匙大蔥油進去。當然,我這種差不多的作法,盛大蔥的碗底就差不多有一兩匙大蔥油了,整碗直接倒進去就好。 拌好後,找個蓋子蓋起來,室溫放一兩個鐘頭進行基礎發酵。也可以直接放進冰箱發酵,隔天再拿出來處理,就像其他的免揉麵包一樣。 Step 4. 移到烤盤 發酵完成,就可以把麵團轉移到烤盤上。我懶得洗鍋子,直接拿炸大蔥油的那個鑄鐵鍋當作烤盤來用。先在鑄鐵鍋(烤盤)底部抹些油,再灑些鹽巴,這樣麵包烤好之後表面就可以咬到一點鹹味。 接著就把麵團直接搬到烤盤,淋點大蔥油,開始用手指戳出佛卡夏特有的孔洞。操作之前記得洗手! 戳完孔後,切點蔥綠用大蔥油泡一下,均勻放在佛卡夏表面,並稍微壓進麵團裡。最後往表面再灑些鹽巴,同樣是在表面就可以嚐到些許的鹹味。這樣,就可以準備烘焙了! Ste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