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到水源BOT宿舍版去逛的時候,赫然發現一張長滿霉菌的三層櫃照片。由於畫面實在太噁心,想看的就按「這邊」連過去,但是別怪我沒警告你。看看放在房間的溼度計,一天沒開除濕機相對濕度就超過80%。當下覺得,還好我買了除溼機。
入住台大太子建設BOT宿舍已經有一個多月了,但是潮溼的感覺從第一天開始就沒停過。看到前一個學期就已經住人的長興舍區,很多人都在BBS上抱怨宿舍太潮溼,很多人的櫃子、衣服、甚至棉被枕頭都發霉了,就覺得事情不大對勁。每次打開防潮箱後,平常保持相對溼度50%左右的指針,讀數也會忽然飆高。撐了兩個多禮拜,還是決定去網路上訂了一台除溼機。
不過從來沒買過除溼機,家裡面更是從來沒用過,也不知道該怎麼選。購物網站上隨便看看,最起碼都要三、四千塊,而網友推薦的機種更是高達一兩萬,這下更不知道怎麼選了。好在找到一篇《康健雜誌》上的文章,標題就是「一次買對除濕機!」。這篇文章來的正是時候,就依著這幾個原則,加上我的預算去選擇。
一開始遇到的就是「壓縮機」和「除濕輪」這兩個名詞。說實在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這兩個到底是什麼,只知道除濕輪是比較新的技術,重量也比較輕。因為房間裡面最潮溼的兩個位置,其實是衣櫥和浴室門口,常常要把除濕機搬來搬去,於是就選了比較輕的除濕輪。
接著要考慮的就是除濕能力,否則買台不夠力的機器,房間還是不會乾!按照那篇文章所說的,大概是按照坪數大小計算。基本公式是以每平方公尺(一坪=3.3平方公尺)每天可以除濕0.24公升計算。 用簡單一點的算法,你房間幾坪,就買除濕力為幾公升的機器。台大BOT宿舍單人房的坪數約在5.5坪左右,所以只要超過5公升的就很夠用了。這麼一來,市面上賣的機種大半都超過這個水準。
有了這兩項原則後,剩下的就是預算和機器外觀的抉擇。我雖然講求實用性,但是沒辦法忍受太難看的東西,除非它擺在看不到的地方。除濕機不可能藏在櫃子裡面,而且為了要讓空氣進出,也不能把周遭得堵死,那麼就只能選擇漂亮一點的機器了。最後我讓一堆小朋友離家出走,換來這台Panasonic F-YZD10W的除濕輪除溼機。
除濕機的功能也沒啥好介紹的,就是除濕,外加送出乾燥的風把衣服風乾,還能有其他的功能嗎?有興趣自己去PCHome上面看看啦,不過我不是在那邊買的。
在使用上,只要你看得懂中文,應該不用說明書就會操作了。只要插上插頭並按下「運轉」,機器就會動了。而且按鈕很大,不用擔心按不到,這點對年紀長一點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設計。(看來我也快邁向那個階段了,竟然開始注意這種設計!!)「高濕」、「適濕」和「低濕」三段式的顯示,也讓界面簡單了不少。
可是除溼機上只有「高濕」、「適濕」和「低濕」三段顯示,實在不知道房間到底有多濕。只知道每次打開一定是「高濕」,這點也不需要除濕機來告訴我,要不然我幹嘛買除溼機!最後還是從家裡拿了股票贈品的溼度計上來。
這一擺下去真是不得了,房間裡面的相對溼度竟然超過80%。後來我把它擺到衣櫃裡面放了一兩個鐘頭,衣櫃的溼度也是那麼高。這下子得常常把除濕機搬去吹衣櫃才行,要不然幾天過後,可能可以在衣櫃裡面找到香菇了。
我在台北唸書也不是一兩年的事,頭一次碰到那麼潮溼的居住環境。看來我的人生歷練還相當欠缺!
相關文章
老哥~
回覆刪除我也想要溼度計,測試我們家~~
去找你老媽的股票贈品,搞不好有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