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雨賢 的「四季紅」、 「月夜愁」、「望春風」、「雨夜花」,這四首非正式的國歌,造就了《 四月望雨 》這齣音樂劇的誕生。這出台灣人自己創作的台灣音樂劇,我有幸欣賞了兩遍。其中一次是一個半月前就買好票,自己花錢看的;另外一次則是托中研院院士會議之福,讓我拿到免費的門票。第一次聽完,除了情緒上的錯亂之外,還有語言的錯位。台語、客家話、日文三種語言摻雜,加上出門後的國語,和回家路上被外國人用英文問路,整個晚上就在這五種語言的不斷轉換間渡過。在開始分享我的心得前,先看看《 四月望雨 》官方釋出的十個精典片段。 《四月望雨》的「餘韻」是令我最為讚嘆的,每一幕的結束的恰到好處,然而掌聲卻都來的太快,沒辦法享受到休止符的音律。以前學小提琴的時候,總是被老師念我不懂得休止符,總是急著要把樂句結束。對那時候的我來說,練小提琴就像是做功課一樣,只是為了應付而應付。到了現在,我已經沒繼續練琴了,可是那時候必須要懂的基本樂理,卻在一次次的聆聽中慢慢回味了起來。隨著經歷的增長,似乎也開始有點能夠理解「節奏」及「韻律」,知道要在快慢之間取得和諧,慢慢地開始享受「空白」。即使所有的聲音都已消逝,那股氛圍依舊縈繞在我的內心。 另一個讓我十分欽佩的是《四月望雨》的故事。對我這一輩的年輕人來說,只聽過望春風、雨夜花的曲調,知道那是上一輩人相當喜歡的歌曲。但是這些歌曲的作者是誰?是什麼樣的年代下創作出這些歌曲的?知道的人應該寥寥可數。透過《四月望雨》的劇情發展,將我們帶回日本總督府的年代,體驗大稻埕的繁華,經歷二次大戰的陰霾,走入跳舞年代的歷史。鄧雨賢的創作生涯透過故事的述說,再次於舞台上活了過來,上一輩的記憶也得以傳承。 傳承所意味的,不僅僅是完全的複製,更應該要配合時代的轉變。在我看來,傳承可說是用現代的話語訴說過去的故事,重要的是那股精神的延續。難也就難在這股精神上頭。我們可以穿上和服、住在洋樓、說著英語,依舊表現得像個台灣人。不見得一定要和老師傅學做紙傘、燈籠才叫做傳承,那不過是傳統技藝的延續,因為使用紙傘、燈籠的年代已經不再,取代它們的是現代生活。我們可以去尋找的,是殘存於現代生活中的古老記憶,去呈現一個台灣人的認同。 《四月望雨》透過鄧雨賢留在台灣人生活中的歌曲記憶,以現代音樂劇的方式,訴說著跳舞年代的故事。我非常樂意將這齣音樂劇推薦給大家,它運用現代生活的元素中展現了濃濃的台灣味。如果一定
生活若只有文字,未免太過無趣。多些色彩、多些影像,生活會更精采。This is Kuanming Styl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