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忠實讀者可能還記得,在預告中爸媽問我「有沒有見過『綠色飛魚』」的故事。當初丈二金剛摸不著頭,但現在的我已經可以完整地說出這個故事。底下的「田間誌:虎尾。綠色飛魚」,就是我要說的故事。
清晨晨四點半,當所有人都還在睡夢之中,追尋綠色飛魚的農家早已經發動引擎,點亮車上的聚光燈,將搬運車開進漆黑的玉米田,等待採收的人力抵達。
採收的人力一到,捕獲綠色飛魚的工作立刻展開。農人們用俐落的身手砍下玉米,一根一根往搬運車丟去。從遠處看過去,聚光燈照耀下的玉米,就好像飛魚張開翅膀,從漆黑的海水中一躍而出,一尾接著一尾飛向搬運車。
破曉時分,司機關上刺眼的聚光燈,採收的工作卻尚未結束。農人們加緊腳步,一刀刀砍著玉米梗,讓綠色飛魚持續跳躍。
天色亮了起來,綠色飛魚終於展現出他的色彩。原本漆黑的海洋,也開始呈現玉米田的顏色。
辛苦了大半天,終於將整片田地收割完畢,農人們從玉米田的另一頭往回走,沿途還找著四散的落網之魚。搬運車載著滿滿的綠色飛魚,緩緩開出玉米田,向著市場前進。
異常的氣候改變了所有的經驗法則,玉米成熟的時間成了未知數。今年農場主人錯過了最佳採收時間,賣出去的價錢也不知道夠不夠付工資。或許拌入土中作為肥料,才更加符合經濟效益。但勤儉的天性使然,不忍心將能吃的東西浪費掉,即使賠上本錢也要將其收成。
最後,這批綠色飛魚以一公斤三塊錢的價位賣出,勉強平了收成的工資。但先前的勞力工作,卻拿不到任何報償。最終,只有捕獲綠色飛魚的身影,留在這片大地上。
故事說完了!或許你想問,為什麼綠色飛魚總在黑夜中飛躍?這個問題背後牽涉到一套相當複雜的供需關係。說穿了,是一套相當不對等的城鄉關係。
試著去想像一下,到市場中你希望買到什麼樣的玉米?不用想也知道,當然要是新鮮的,最好還是現採下來的。但沒有後熟作用的農產品有個特性,一旦採收下來,質地便開始衰老。因此玉米一採下來,就要馬上裝袋送到市場,送到消費者的手中。往回推算一下,若要在中午之前到達台北,至少得在九點之前在虎尾完成裝袋北上,才有可能辦到。算上採收與集裝的時間,清晨三點多就得要開始工作。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理想農業生活,完全消逝在市場供需法則控制下的城鄉關係。
玉米在臺灣並不是主食,但仍有相當大的耕作面積。在我們把夜間的「綠色飛魚」轉化為地方觀光資源的時候,也應該回過頭來檢視人們與土地的關係。您所消費的「新鮮」、「在地」,在這片大地上需要仰賴什麼樣的勞務工作。
對了!我也把這部「田間誌:虎尾。綠色飛魚 Green Flying Fish in Huwei」放上YouTube了,喜歡的朋友們請自行前往參觀。當然也歡迎你們直接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,並加入facebook粉絲團。還有,請多利用底下的留言功能,希望能夠和大家多加交流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