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09的文章

Time Lapse 試驗

Time Lapse 這個詞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翻譯,有人翻成縮時攝影,有人又寫延時攝影。總之,在這邊就把 Time Lapse 當作不按正常時間播放的拍攝手法吧! 其實國中的生物課應該都看過 Time Lapse 的影片,研究人員會用慢速攝影,例如一分鐘拍一個畫格,以捕捉花朵綻放的樣子,或是研究植物的趨光性,看它往哪邊生長。以前總覺得這種技巧好炫,不論是使用的器材或是成果,都和一般的常見的攝影相當不同。但在充實有的沒有的知識後,這種手法似乎也難不倒我們,況且現在的工具更好用了。 之前在拍攝樂高動畫的時候,就已經運用了類似的概念,將一個個分開的畫面串成影片檔。Time Lapse和那種動畫唯一的差別,在於固定時間間隔的拍攝,這也一直困擾著我。Nikon D300的相機機身可以直接設定Time Interval來拍攝這種影片,但是D300太貴,只能用我手邊有的Nikon D70連接電腦來完成這個動作。 其實這也不難,只要運用Nikon自家的Camera Control Pro就能辦到。將相機用USB連上電腦後,把控制權交給Camera Control,之後一樣設定拍攝張數和時間間隔,剩下的就是等待。這種Time Lapse攝影,一拍大概就是一兩個鐘頭,是個訓練耐性的好方法。拍完後只要用QuickTime設定每秒的畫格數,讀入圖片序列,再輸出成影片就可以放到剪接軟體或分享到YouTube上了。 今天下午就稍稍試驗了一下 Time Lapse 的拍攝,分別拍了兩段圖片序列,不過似乎都不太成功。最上面的那段影片想呈現黃昏到天黑的狀態,但忘了玻璃會反光。比較下面的這個影片則是要呈現影子的變化,似乎也不夠明顯。可是,經過這兩個試驗之後,大概知道幾件事: D70的電池只能持續拍攝大約700多張,之後就沒電了。 最好設成手動對焦,反正焦距不會變。 白平衡最好用手動的。 現在電池正在充電中,改天在室內測試OK後,就可以試著把整套設備帶出去。反正Notebook的電池大概也只有兩三個鐘頭,拍一個序列應該沒有問題。希望那時候的影片會好一點。

「貓熊團圓路」還真的給我票!

沒想到我第一次去美麗華竟然是在這樣的狀況下。莫名其妙地拿到了「貓熊團圓路」的電影票,放映地點就在美麗華大直影城。衝著貓熊的可愛,加上從來沒進去過的美麗華,當然一定要進去參觀。但是,這個偶然卻要從幾天前的一通電話說起。 前幾天接到了BloggerAds的電話,現在詐騙電話那麼多,一開始當然以為是詐騙集團。因為還滿想看這部片的,於是截止日一到,我馬上就去看結果公告。可惜,我只有拿到電影周邊贈品,沒機會獲得電影片。但BloggerAds的那位小姐準確地說出了我的名字,並且說我參加了一個《貓熊團圓路》的贈票活動,我當然馬上回應說:「我不是沒被選到嗎?」。事實的確是這樣,但是有人沒辦法到,所以尋求候補,問我這兩天有沒有時間過去他們公司拿票。此時我還是存著被詐騙的心理,一開始還馬上否決,但她聽起來好像很為難,我也就答應了下來,隔天去拿了電影票。就這麼定了美麗華影城的行程。 說起來也真巧,我搭過去的公車上正好就貼著《貓熊團圓路》的廣告,車子裡面的電視也放送著《貓熊團圓路》的電影預告。猛然一看,上映日期是五月八號!WOW!我竟然可以提前看到《貓熊團圓路》,這種掌握資訊的感覺真是不錯!而且那些貓熊真的好可愛,一團一團毛茸茸的,沒事還會嬉戲打鬧。只不過興奮到此為止,因為一到美麗華我就迷路了。 雖然遠遠的就能看到美麗華的摩天輪,但是那麼大的一個區域,影城到底是在那棟建築物的哪裡?還好這種有利可圖的商業活動,都會把指標做的很清楚,讓你一眼就能看到。因為要先去劃票,便匆匆地往上面跑。經過了幾翻波折,終於可以進到電影院當中看那些可愛的貓熊了。 迪士尼 的片果然吸引了許多小孩,儘管明天沒有放假,依舊有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們前來欣賞。事實上,這大概是唯一一部我覺得用英文會很彆扭的迪士尼電影。即使是描寫中國故事的動畫片《花木蘭》,我都覺得英文比較適合迪士尼影片的調性。畢竟畫中的人物依舊是依據西方的形象所繪製的,人物個性的塑造也是依據西方的慣例。在花木蘭那個保守的年代,你能想像男女雙方在大街上擁吻嗎。但是《貓熊團圓路》完全沒有這個問題。 《貓熊團圓路》是部真人電影,演員相當地少,只有三個人(都是中國人)和三隻不會說話的貓熊。《貓熊團圓路》的拍攝地點又在四川的臥龍,現今世界上似乎也只剩下臥龍有貓熊,無論是人物、場景、環境與氛圍,完全就是個中國的世界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若是採用英文反而讓人覺得怪怪的,因為語言...

肢解 Mighty Mouse

最近Apple出的產品一向都給人簡潔的印象,連滑鼠也不例外,360度的滾輪設計更是讓我無法換其他的滑鼠使用。然而這隻雪白的Mighty Mouse在用了一陣子後,卻常常出現滾輪無法運作的詭異狀況。我的Mighty Mouse出現這種狀況已經一陣子了,原本只有往下捲故障,今天甚至影響到左右鍵的功能,怎麼按都是中間鍵。不得已,只好把Mighty Mouse給拆了。 如果你的Apple電腦還在保固期內的話,還是拿去維修比較保險。目前看到的回應,都是直接換一隻新的給你。但我的iMac已經過了保固期,iBook就更不用說了,根本就停產了!於是我只有兩個方案,一個是花1700再去買一隻有尾巴的Apple Mighty Mouse,另一個是把它拆開來清理,萬一壞了再花1700去買新的。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,這樣的選擇已經很明顯了,我當然毫不留情地把Mighty Mouse給肢解開來。 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拆解Mighty Mouse的文章,看他們寫起來似乎不太難,可是實際執行時卻不太容易。最困難的一個步驟,就是拆除底下的這個圈框,深怕太用力把它給弄斷了。這一圈是用膠黏上去的,所以拆的時候得要有耐心,一點一點慢慢撐開,一不小心用力過頭,那個框就會斷給你看。 還沒拆到滾輪,光是把底下那層框框卸下來,馬上就看到一堆髒東西卡在縫隙。真是不趕往下想,不知道拆到後面會看到什麼。不過都已經拆到這裡,還是繼續下去吧! 清除了那一點令人不悅的髒東西後,接著就是把Mighty Mouse一分為二。這裡看起來還好,沒什麼灰塵出沒。但是最難纏的滾輪還沒看到,它就藏身在左半邊下半部的那三顆螺絲後面。不過,我卻在這邊遇到一個狀況,我沒有這種尺寸的螺絲起子!在房間翻了老半天,除了那把用來組裝三層櫃的螺絲起子外,真的沒有鎖眼鏡用的。都已經做到這邊,怎麼可以罷手呢!拿了錢包,走到最近的五金行買了螺絲起子組,回來繼續。 卸下那三顆迷你螺絲後,滾輪的真面目就出現了。我的天阿!這樣我可以理解滾輪為什麼會失效了,竟然可以卡那麼多東西。只好用針慢慢把這些髒東西給撥出來,大致清理一下。接著再把滾輪的那顆球拿下來清潔。 看到上圖的狀況後,真的讓我沒話說。卡了那麼多髒東西,難怪一點反應都沒有。一樣拿著針把卡在上面的髒東西全都撥下來,好好給他清理一下。這樣我的Mighty Mouse應該就會復活了吧! 最後,照著拆解的反步驟,一步一步把...

久違的淡水線!

真的好久沒出去騎車了!從上學期恐怖的期末考左右,好像就沒讓腳踏車一次跑超過30公里過。一來是因為住在沒電梯的五樓,懶得把車扛下去;另一個原則是太花時間了,跑步比較簡單。後來,搬到了現在的宿舍,總算是有電梯,但還是沒有騎出去。好不容易挨到了一個比較閒、外加天氣晴朗的週末,再怎麼樣也要把車給弄出去。半天的淡水漁人碼頭之旅就這麼開始了! 前幾天慢跑時由於熱身不足,膝蓋有點受傷,一路上都不敢讓膝蓋有太大的負擔。於是都把齒輪調的很輕,反正不趕時間,慢慢騎就好了。事實上,週末的河濱公園也不能騎太快,人實在是太多了,速度往往不是單憑體力就能決定的。再加上一堆小朋友作為不定時炸彈,每次假日騎河濱公園至少都會被一兩個小朋友撞,這次也不例外。回家看了車上碼表的數據後,真的是騎得很慢!平常大概都會把速度保持在20km/h左右,這次只有15km/h,難怪覺得騎了很久。 騎乘時間:4:35:00 最高時速:29.7 km/h 騎乘距離:71.90 km 平均時速:15.6 km/h 這次的路線很單純,就是從公館出發,一路沿著新店溪、淡水河右岸的河濱公園自行車道騎到淡水,之後通過淡水中正路老街,走一小段台二線省道,進到漁人碼頭後原路折返。其實走中正路老街是不得已的,假日淡水的河岸不要說騎車了,連單純走路都有難度,那邊的人潮實在是太恐怖。公館到淡水的這條線已經騎過很多趟了,但是一直沒有進到漁人碼頭裡面,索性就給他一路到底吧! 我的體力真的變差了,連這種慢慢騎的行程都覺得很累,況且當天還沒什麼逆風。回來之後,我妹說漁人碼頭是給情侶去的,你一個人去那邊幹嘛!我只不過是要找個地標當作目的地,順便從淡水這邊去看看台北港。可是想一想我妹說的,的確也滿有道理的,在那邊看到的都是成雙成對的,要不然就是帶著小朋友去玩的,再不然就真的是要去捕魚的漁夫。但是騎到漁人碼頭後我已經快累死了,在那邊喝個水稍事休息後,就得準備回程。要不然到半夜還騎在路上,這就不太好玩了。 這趟旅程實在是有點疲勞過度,雖然帶了相機卻沒有好好拍照。不過,我到那邊的時間也接近傍晚,那個時間的光線有點差,不好掌握。站在漁人碼頭的觀海平台上,用幾張相片接成上面那張將近180度的全景照片,當作是場堪的成果,下次有機會帶腳架過去慢慢拍,可以從天亮玩到天黑。好在西岸看不到日出,不需要早起從日出拍到日落! 話說回來,當我騎回公館時也差不多晚上八點了。途中經...

讓想像馳騁吧!

最近因為清明節的關係,在掃完墓後跟台北的舅舅這邊小聚了一下。說起來,現在的掃墓很不像掃墓,況且在台北這邊根本就在善導寺裡面,根本也不用掃,只是進去拜拜而已!況且,現在的善導寺連香都不給點,只能用握香。反正對於我這種不虔誠的教徒(根本不算教徒),也不會太過重視那些形式,心意到就好了。不過,拜拜完的聚餐總是很好玩,因為有個小朋友。 今年比較特別,分了兩次聚餐。第一次是在善導寺拜完後,不過當天是週五,在上班的那些不克前往。本來我早上也該去帶一門討論課,但是台大真是聰明,想出了用溫書假來替代春假的做法,這麼一來我就成了我們家的祭祀代表。而第二次就選在禮拜天,終於上班的有空,剛好小阿姨也從大陸回來,就一起又聚了一次,這次終於有個好玩的小朋友。 話說起來,小米大概是叫我舅舅裡面和我比較親近的,而且在鏡頭前超配合的。可是這次我怎麼就忘了帶單眼,只好用手機先拍一下。但是今天要談的不是這個東西,而是小朋友那未受社會制約的想像力,就像她在餐廳裡面說:「這裡要小聲一點」。 我都已經忘了上一次天馬行空的想法是什麼時候了。在論文撰寫的訓練之下,縱使是個創新的想法,也得設法找出證據來支援。於是一堆的拼貼、引用、轉換、辯證,讓簡單的想法看起來都很不簡單,而從無到有憑空出現的那種原創,幾乎見不到了。但是小朋友就不一樣,拿著一張衛生紙,她可以把衛生紙變成船、變成房屋、變成魚,甚至折成一個三角形說它是沒有身體的魚。但是在座的三個碩士和N個學士,卻猜了老半天都不知道小朋友在想的是什麼。然而,當小朋友說出她那張紙變成的東西後,突然覺得我好像白癡,竟然連這個都想不到!這就是種十分單純的創造過程。 很久之前在YouTube上就看到一支國外的公益廣告。廣告的手法其實不新,但是凸顯出小孩子的純真,以及他們那單純的想法。在這支影片的註解部份,上傳該影片的人寫下了: 小女孩在家裡等待父母與哥哥的歸來, 當她知道他們已經到家時,她趕緊跑 到浴室,拿出剪刀,非常捨不得的把頭髮一一剪下, 等到門鈴響, 她趕快去開門迎接家人. 她的父母一開門看到她的模樣嚇了一大跳, 她則是把剪下的頭髮盛接在裙擺裡, 將它們送給因為癌症治療掉光頭髮的哥哥..... ---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cSuwrF9OTA 不需要太多的花招,不需要花俏的言語,用最純真的行動反倒讓廣告的意境提升。而這段廣告除了...

闘茶 Tea Fight

「茶」是種作物、是種技藝、也是種文化。唐代陸羽因撰寫《茶經》而被奉為茶聖,更為中國的茶文化留下了記錄。《茶經》可以說是第一部有系統的茶葉百科,共三卷,分述一之源、二之具、三之造、四之器、五之煮、六之飲、七之事、八之出、九之略、十之圖。此框架也成為日後茶葉描述的依據,而決定茶質優劣的品評活動,即為鬥茶。 鬥茶,唐代稱茗戰,是古代中國以比賽的形式品評茶質優劣的一種風俗,伴隨著中唐貢茶制度的確立而出現,盛行於宋代。鬥茶基於點茶法,以杯麵的湯花、色澤和水痕出現的時間早晚為評判標準。優勝的茶會作為貢茶上供天子飲用,而較次的茶也按成績決定價格。 --- 鬥茶 - 維基百科 台灣常舉辦的茶葉比賽,其實就是種鬥茶的形式。去年(2008)上映的電影《闘茶》(Tea Fight)便將這樣的比賽,串連上一個「黑金茶」傳說而形成。在這個電影裡,每一個角色因著傳說中的「黑金茶」而糾結一起,也因著「黑金茶」改變了他們的生命。 關於「黑金茶」的歷史我無從考究,直覺上杜撰的成份居高。但在此電影中,我所看重的並非這段故事的真偽,而是電影《闘茶》如何去敘說一個茶的故事,如何從虛無中去構建鬥茶的形象出來。 中國人喝茶的傳統是世界公認的,也普遍存出現在中國的古文獻中。然而對於泡茶、飲茶等茶藝的部份,在今日卻不如日本呈現在世人面前的茶道。我認為,《鬥茶》片中最大的問題就出在研磨茶葉的這個部份。起碼現在的台灣茶,似乎沒有人是這樣泡的(參考 http://www.youtube.com/view_play_list?p=B65610E0EF0DBDD0 )。 然而,當大家談到茶藝時,最先想到的大概是日本茶道。腦中首先浮現的,就是穿著和服,跪坐在一堆茶具面前,奉茶給客人的那種畫面。在《闘茶》這部電影中,可以很明顯地發現,無論是公黑金茶、母黑金茶的鬥法,原則上都是拿日本的茶道作為基礎加以活用,只不過將它接連上中國的傳說。這事實上就是種文化創造的過程,在當中可以看到對於茶文化的詮釋。 這樣的文化創造並沒有好或壞的準則,它所反映出的是種社會價值觀的轉變。最近剛開始看的《華夏邊緣》中所談的邊緣,或許可以運用到這上頭來,因為台灣就是個邊緣地區。從地理上來看,台灣是中國的邊緣,也是日本的邊緣。在文化上也是一樣,不是正統的中國文化,也非道地的日本文化,事實上台灣的文化就是個邊緣的文化。就因為處在邊界模糊的邊緣,讓台灣的文化較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