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5的文章

差不多食譜:豆腐巧克力塔 Tofu Chocolate Tart

「豆腐?!」豆腐加上巧克力,這兩個東西會搭嗎?頭一次看到這個配方也讓我驚訝了很久!忍不住好奇心,用微量的比例嘗試一下,果然行啊!豆腐和巧克力雖然不能算絕配,但也是挺不賴的組合,最起碼可以讓比較甜膩的巧克力沒那麼甜。份量看起來一樣,巧克力的用量卻可以少一半。廢話就不說了,馬上拿這個配方做個小小的「豆腐巧克力塔」嚐嚐鮮。

差不多食譜:兩光薑黃飯 Simple Turmeric Rice

「薑黃」 (Turmeric) 在強調健康養生的論述中,似乎總是有正面的評價。可是薑黃的味道實在有點苦,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東西,直到臉書上的朋友建議做薑黃飯。這的確是個好點子,用洋蔥和薑做味道的底,僅僅把薑黃當作天然的染色劑,煮成一大碗金黃色的米飯。用蛋黃也可以做出類似的顏色,但是連蛋都不吃的純素主義者,倒是可以看看這個做法。因為這種作法實在太不精確,也不是任何東南亞慣用的薑黃飯食譜,就把名字給叫做「兩光薑黃飯」 (Simple Turmeric Rice) 囉!

差不多食譜:重溫手風琴馬鈴薯 RE: Hasselback Potatoes

這陣子,「手風琴馬鈴薯」 (Accordion Potatoes) 或直接音譯的「哈斯爾貝肯馬鈴薯」 (Hasselback Potatoes) 好像又流行了起來。把上頭切成薄片,底部依舊藕斷絲連的手風琴馬鈴薯,打從首次出現在餐廳的菜單上,就因為搶眼的造型與豐富的口感而廣受好評。烤過的手風琴馬鈴薯,外表焦香酥脆,裡頭卻又能吃到鬆軟的馬鈴薯。如果你用奶油來烤,還可以嚐到一絲奶油的香氣。既然又重新流行了起來,差不多食譜也不妨重溫一次這道經典的「手風琴馬鈴薯」。

HOLA!鍋碗瓢盆的生活美學靈感:雪平鍋、骨瓷盤、橡木砧板和蘋果碟

想必忠實的格友與粉絲們都知道,這陣子「影。像。生。活」最著名的系列,是標榜著多一點、少一點都沒關係的《 差不多食譜 》。況且由我這種廚藝不精的人來操作,只要我能夠做得出來,相信您也沒問題。但是在不精確的製作過程外,畫面的美感構成也是吸引人們眼球的所在。 您或許要問,《 差不多食譜 》使用的道具都是怎麼來的?不妨和大家說,大部份的鍋碗瓢盆都承接自不想繼續做烘焙的阿姨輩。很多道具到現在都還很好用,就是有些東西舊了,拍出來的效果不是很好。這次接受HOLA網站上「輕鬆享受宅家時光」的活動號召,用HOLA的「折價券」去拼出生活美學。

差不多食譜:免揉麵團 No-Knead Dough

對很多人來說,做麵包最痛苦的部分就是揉麵。每次看 BBC Lifestyle 裡頭 Paul Hollywood 總是一派輕鬆的模樣,等到自己操作的時候,弄得滿頭大汗結果麵團還是不夠光滑。許多朋友們就轉向麵包機的懷抱,照著配方投入材料,按下開關,搞定!有的則是去買了昂貴的攪拌機,繼續深研烘焙的道路。我相信更多人直接跑去麵包店,買現成的比較快。不過,前些日子看到一篇報導「 台灣麵包 當點心就好 」,主要的理由是糖和油太多。要怎麼樣用輕鬆的方法,去做個自己可以掌控食材的麵包,就是這份「差不多食譜:免揉麵團 No-Knead Dough」的主要目的。 「免揉」真是懶人的大福音,這個方法是 Mark Bittman 在紐約時報的Cooking系列中發表的 No-Knead Bread 。不需要揉麵,但需要很長的時間,讓酵母能充分發揮作用,讓麵團的蛋白質和水能夠產生「氫鍵」,做出麵團的筋度。可是這個過程中,只要等待,什麼都不用做。做好的麵團可以拿來烤麵包、做比薩、饅頭、花捲等等,除了酵母放太久可能會失敗之外,成功的機率超過九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