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:老妹!我們禮拜六有要去減肥嗎?
老妹:如果想要參加的話就報名
我:我pass好了,應該起不來,你要去喔
老妹:再考慮捏,你去我就去
我:那我可以不要去嗎?
老妹:不行
既然無論如何結果都是這樣,那又何必裝客氣呢?於是禮拜六的行程就這麼定了。(當天一同被邀去飢餓的還有從大陸回來的小阿姨,以及前一天剛從日本回來的表妹)
這類激勵人心的大會免不了都要歌功頌德一番,這部份的介紹我們就直接跳過,從這個活動給我的感覺談起。首先,進入到會場之後我發現,我老了!本來我以為這是個年齡層比較高的活動,結果一進到會場看到的是一個披著「總值星官」值星帶的小夥子。都幾歲了還在玩營隊活動,難不成當兵的那些年頭還沒看夠真正的值星官是嗎?反正這本來就是設計給小朋友的體驗活動,我也不能說啥!只能說自己已經不再年輕囉。
第二,雖然我認同飢餓三十讓富裕大眾體驗飢餓的動機,對其做法卻非十分贊同。要了解飢餓最快的方式便是去體驗它,但對於正在發育,需要充足營養的小朋友以及青少年來說,飢餓並不是件好事。以六個小時進食一餐的時間來算,十二個鐘頭的飢餓體驗起碼跨越了兩餐,這對一個正常人來說都不見得是好事,更何況是處於發育中的年輕人。我想或許是最近的教學太過強調經驗學習的重要性,使得老師們也太過於習慣去創造一個迪士尼世界的虛擬環境,讓同學們在這種消毒過的安全環境中體驗。以飢餓三十的例子來說,就是提供一個有冷氣、有乾淨飲水的環境,一個被細心呵護的溫室,並且邀請許多明星,辦理活潑的小組活動分散同學的注意力,讓同學們在裡面高高興興地去體驗飢餓。然則,第三世界的環境可沒這麼優渥,那邊的小孩沒有冷氣吹、沒有乾淨的水喝、更沒有明星把歡樂帶給他們,那種環境的飢餓自然不是我坐在電腦前面可以想像的。
那麼,餓了一整天到底得到了什麼?勢利一點好了,繳了100塊台幣換來一件T恤、一張飢餓12小時的證書、一張印著「飢餓中」的轉印紙,剩下的就是很餓很餓的肚子。我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17號,寫完已經22號了,一直到20號之前我都沒有吃飽的感覺。儘管如此,我也沒體會到真正飢餓的痛苦,只經驗了沒飽足感的幾個日子。
不過倒是聽到一個很有創意的想法。飢餓三十的活動中,有一個是要每一個小隊(約20人)針對台灣可能發揮飢荒的原因與解決方式進行討論。發表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組指出,如果台灣會發生飢荒,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胖子太多,光是吃就把台灣給吃垮了,所以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減肥!真的是非常佩服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。當我還停留在天災人禍的刻板印象時,他們已經從日常生活去發揮想像。
作為一個營隊的活動,我覺得飢餓三十大會師是成功的;可是這個營隊是否有教育的意涵,還有商榷的餘地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