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許多Hinet的使用者都和我一樣,早上起來發現無法連上Google,不單單只是搜尋引擎而已,包括其他的服務如Gmail、Blogger、Google Calendar等,沒有一樣連得上去。當下我覺得很沮喪,因為獲知資訊的管道完全被堵塞了!慢慢地,我意識到我被Google困住了!
「你可以用 Google 做什麼」是Google自家的廣告,裡頭洋洋灑灑寫了26點,最主要的還是資訊的搜尋。而最近這幾年來,人們搜尋資訊的行為似乎變了。
##ReadMore##
Think EyeTrack的一項研究(Why Rank #1 in Google) 指出,人們在最近三、四年間,對Google搜尋引擎結果頁(SERP)的焦點有很大的變化。上面這張對照圖明顯呈現了人們對Google SERP關注區域的差別。2005年時(左圖),大家都還習慣地檢查所有搜尋結果;可是到了2008年(右圖),人們所關心的只剩下前面幾則搜尋結果。
我相信這代表人們漸漸接受Google的搜尋邏輯,將其作為個人知識建構之用。這種方式或許是用來應付知識快速生產的手段之一,但也讓所謂的知識慢慢地等同於「Google知識」。網路出現時對知識創造所期許的自由與多樣性,又漸漸回歸到單一性,也就是Google的搜尋演算法則。這點已經深深地反映在我身上。
我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,就是想辦法和Google連上線。在搜尋時,最先想到的是Google;使用Email的時候,把所有的電子郵件都接到Gmail信箱來處理,從此再也不用整理信件;電視節目沒看到,會去YouTube找;不知道地理位置時,會用Google Map或Google Earth來協助;甚至連翻譯有部份都得仰賴 Google;當然,就連部落格也是用Blogger來寫。
看來,我已深陷Google當中無可自拔,漸漸被Google所吞噬。我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從Google Zone之中跳脫出來,或者只能像是受困於流沙當中,一點一滴的下沈。
「你可以用 Google 做什麼」是Google自家的廣告,裡頭洋洋灑灑寫了26點,最主要的還是資訊的搜尋。而最近這幾年來,人們搜尋資訊的行為似乎變了。
##ReadMore##
Think EyeTrack的一項研究(Why Rank #1 in Google) 指出,人們在最近三、四年間,對Google搜尋引擎結果頁(SERP)的焦點有很大的變化。上面這張對照圖明顯呈現了人們對Google SERP關注區域的差別。2005年時(左圖),大家都還習慣地檢查所有搜尋結果;可是到了2008年(右圖),人們所關心的只剩下前面幾則搜尋結果。
我相信這代表人們漸漸接受Google的搜尋邏輯,將其作為個人知識建構之用。這種方式或許是用來應付知識快速生產的手段之一,但也讓所謂的知識慢慢地等同於「Google知識」。網路出現時對知識創造所期許的自由與多樣性,又漸漸回歸到單一性,也就是Google的搜尋演算法則。這點已經深深地反映在我身上。
我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,就是想辦法和Google連上線。在搜尋時,最先想到的是Google;使用Email的時候,把所有的電子郵件都接到Gmail信箱來處理,從此再也不用整理信件;電視節目沒看到,會去YouTube找;不知道地理位置時,會用Google Map或Google Earth來協助;甚至連翻譯有部份都得仰賴 Google;當然,就連部落格也是用Blogger來寫。
看來,我已深陷Google當中無可自拔,漸漸被Google所吞噬。我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從Google Zone之中跳脫出來,或者只能像是受困於流沙當中,一點一滴的下沈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