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到處亂看的時候,瞥見一段亞伯拉罕.林肯的話,他指出:
##ReadMore##
在重大的競爭中,雙方都自稱是按照上帝的旨意。雙方都可能是對的,而有一方必定是錯的。上帝不可能同時贊成和反對同一件事。
可是,會不會雙方都是錯的呢?亦或這並非對與錯的問題,而是強與弱的相對關係。
在歷史上,往往成者為王、敗者為寇,因為歷史的書寫權掌握在成者手上。只要革命成功,便擁有權力將革命的事蹟合理、合法化。相對地,敗者則失去其自主權,等待著被書寫的命運。近來在看韓劇《薯童謠》和《商道》,便可以感受到不同於中國歷史的中原概念。
在中國,中原是最強勢的民族必定佔領統治的區域,這樣的觀點同樣出現於韓劇當中。長久以來,韓國或高句麗都處於華夏的邊緣。對他們來說,佔據中原的是個強大、富裕的帝國,也是個不得不臣服的對象。即便被公認具備強悍的民族性,依舊仰望著中原的帝國。
並非所有的韓劇都持這樣的觀點,《太王四神記》便嘗試了另一種歷史建構的方式,將開天闢地的神話核心移至韓國,將其他地區畫為邊緣。這種思想在保守的中國大陸是不被允許的,中國大陸封殺《太王四神記》也不奇怪。但這凸顯出了中心/邊緣的相對性。
王明珂所著的《華夏邊緣》似乎有些解答,但我一直還沒機會去讀。《華夏邊緣》的簡介提到:
究竟什麼是中國人?這問題不僅困擾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,也困擾許多居於中國認同邊緣的人;本書即嘗試解答此一問題。作者認為,由線性的歷史溯源,以及對所 謂典型中國人的研究,都難以解答這個問題。因此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─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、維持與變遷─來了解中國人的本質。本書說明,在特定的資源競爭 與分配環境中,華夏(中國人)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,華夏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、擴張,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非華夏。
站在這樣的立場上,或許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去思考那個對與錯的問題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