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出版品通常都不好看,這本《台灣魅力農村》也沒讓我失望,的確不是很好看。特別在看完許舜英那本《我不是一本型錄之後》,感受更是強烈。副標雖然是「作家攝影家知性之旅」,可是裡頭的文字大多是平鋪直敘的記敘文體,攝影作品也沒有真的能夠展現農村魅力,多是些牌坊、社區角落的記錄照片,而沒有將魅力的氛圍給營造出來,反倒像是水保局結案報告中企圖吸引人的緒論。
或許就水保局這類的工務單位,對其在農村文化上的努力應該抱持著較為寬容的態度來看待。但是後來想一想,既然水保局試圖去做社區發展的工作,並且視為該單位的政績,那麼我們便應該用較為嚴格的角度去審視。正如出版時水保局局長吳輝龍在序中寫的,水保局要「適時的引導農村轉型,使傳統的農業轉型為休閒產業,並與觀光結合」(p. 2)。因此,透過十二個景點的採訪攝影,將這些風景優美、深具地方特色的社區介紹給大家,以展現本書欲呈現的《台灣魅力農村》。但是,魅力在哪裡?
有可能是我閱讀的不夠深入,但是網路上很多部落格展現出的農村比這本書更有魅力。粗淺的觀察之下,似乎是內容太雜亂。雖然每篇文章都只介紹一個社區,可是卻同時描寫了太多的東西,看起來就像是在做人類學調查時的田野筆記。客觀的部份確實有,但是這本書要談的是「知性之旅」,太過客觀的東西沒辦法打動人心。講得太白,反而讓人失去了想像的空間,少了種探索的趣味。
就這點,可以從前陣子相當紅的國片「海角七號」作為恆春行銷的例子來看。「海角七號」中,直接提到景點名稱的次數,用手指頭就可以算得出來,可是該片的故事卻讓人想要站在電影場景中,實際感受影片人物所經歷過的情境。這麼一來,便引起了一股恆春海角七號熱,所有的海角狂熱份子都拿著劇照,按圖索驥,進而去發掘影片中的場景,去尋找國境之南。「海角七號」並沒有刻意去凸顯所謂的地方特色,只用幾秒鐘短短帶過一個鏡頭,甚至只是個背景,如此而已。我認為,故事才是「海角七號」讓恆春蔚為一時風尚的主要因素。
關於故事的問題,我想留到另一次的討論上再進行。現在,我要進一步去說明為什麼這本書不夠好看。缺乏深度大概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。還記得許舜英怎麼說國外的時尚雜誌嗎?她說:
義大利版或法國版的《Vogue》,他們的魅力在於非常有文化;當他們討論fashion時,完全是從藝術或是藝術史的角度討論。他們會引經據典地告訴 你,60年代的衣服,或是引用一大堆藝術的背景知識(art reference)來討論style,除了很厲害的攝影之外,我更從裡面看見許多文化的背景知識。---《我不是一本型錄(全解剖別冊)》, p. 40
在《台灣魅力農村中》,不難看到訴諸文化的企圖。比如說,在撰寫新竹縣新埔照門社區的時候,曾提到一位文學家吳濁流,並提到他許多作品:
對文學充滿眷愛的吳濁流,1935年與著名的學家楊逵共同創辦《台灣新文學》雜誌,同時發表處女作日文小說〈水月〉,不久,更以〈泥沼中的金鯉魚〉榮獲台灣新文學徵文比賽首獎,1943年開始動筆創作長篇小說〈胡志明〉,這部吳濁流重要創作的文學作品,直到台灣光復才出版,〈胡志明〉一文充分表露台灣人的歷史命運,更是台灣新文學史作品之一。(p. 25)
看得出來,撰文的陳明磻想要從文化的角度寫得深入一點。但是這樣的文字念下來,卻像是鄉土誌的記錄方式。儘管提到許多文學作品,卻沒有辦法將照門社區和文學作品在文本上構連。也就是說,這樣的文化描述不過是表面的,吳濁流不過是恰巧在照門社區生活過的一個名人。
我還沒有讀過吳濁流的文字,也沒到過照門社區,但是他的創作或多或少會和生活經歷有關。換句話說,吳濁流如果長年生活在照門社區,那麼他的創作便會有著照門社區的影子。可是,從這類鄉土誌的描述中完全看不到這些影子。若抓到一些模糊的概念,藉著吳濁流在台灣文學的地位,很容易就可以引經據典,將社區寫得很有文化。或許這些文字中真的沒有農村社區,也或許是另外一個狀況,我們不夠認真去閱讀這些文字,或者根本讀不懂。若情況是後者,那就可惜了這些故事。
除了那些鄉土誌、田野誌的描述方式外,書裡頭還是有些很感性的文字。像是楊樹清以書信體描寫宜蘭的玉蘭社區,讀起來就像爸爸寫給女兒,或丈夫寫給妻子那般的口吻,讓人感覺十分親切。在描寫雲林古坑華山社區時,沈花末就直接寫了她的故事:
小時候喜歡站在庄頭的路上,觀看遠方的山。
我住的所在是嘉南平原的一部份,平坦又寬闊,美麗的稻田一塊接著一塊,深深的綠加上淡淡的綠,其中偶爾夾著黃綠,如氈子般大片大片向前鋪去。感覺上,稻田的盡頭就是那一片山了。那一片山躺臥著連綿、相互接續,直到視線不能到達的地方。
那一片山,我定睛看著,平常的日子,算是朗朗中有模糊,看起來微微有霧,顏色就在半藍半綠之間,但是,在西北雨的午後又是另一番狀況。那一片山,就清楚 了,有時連山上的竹子和岩石也看得見,山的前後排列有序,先是丘陵,丘陵的後面有較高的山,較高的山後面有更高的山,這些山巒各自畫出了幾條彎彎的線,讓 一整片山顯得更溫柔了。當太陽露出臉來,大自然也不吝惜在藍色的山脈之前,添上一道彩虹。
那時,山就更具有吸引力了。
山,既遠又近,既近又遠。
這樣的山,我嚮往著。
小學四年級下學期,有一天來了一個新同學。那是美慧。和美慧成為好朋友以後,她告訴我她的父母是做山的。
「做山是什麼?」
「我家在桂林,那裡都是竹林。」
美慧告訴我,她的父母以種作竹子、採竹筍營生,居家附近就是遼敻的竹林,往往她也得跟著工作。諾大的竹林裡祇住著他們一家人。
「桂林在哪裡?」
我問。
「在古坑呀,就在那邊的山裡,在華山的隔壁。」
美慧的手指著的,正是我日常所見的那一片山。
就這樣,那一列長長的山丘,加進了友情。我有朋友住過那裡,對那個地方同時也充滿好奇。這山似乎在呼喚著我。
我經常凝視著這山丘。
這是十餘公里的凝視。這一片山是神祕的,我也為這神祕加上許多幻想故事。故事編了又編,結局改了又改。(pp. 80-81)
可惜的是,沈花末的故事到這邊就結束了,後面又開始了田野誌的記錄方式。相較之下,楊樹清的策略就顯得高明許多。即使這整本十二篇記敘文體都是遊記,楊樹清寫給女兒卻情人的信,讓人讀完後還能感到陣陣的鄉愁,令人(最起碼讓我)想要進一步瞭解楊樹清寫信時的心境,甚至走訪信中提及的那些地方,看他如何寫下那些動人的文字。
不知怎麼的,這種遊記的書寫方式,令我想起韓劇「明星的戀人」當中的那本虛構小說《奈良縣的戀人》(或譯為《飛鳥的戀人》)。在該劇中,《奈良縣的戀人》雖然是代筆作家為知名偶像所寫的,但卻依據該名偶像對該地的感覺,加以引經據典所寫出來的。原則上,那些心境仍是該名偶像的,只是透過知名的文學作品加以深化,讓《奈良縣的戀人》變成許舜英口中的很有文化。
該名編劇可能有點誇張,一口氣列出了29本經典的文學著作作為參照。不過實在看不懂韓文,就找了網路上的討論,看看到底是哪些知名的文學作品。在一番搜尋後發現有兩個版本,相互對照之下竟然有30本文學經典。我花了一番工夫,把能找到的中文書目都加了連結,但有些實在是找不到,也沒有聽過。
- 蜘蛛女之吻
- 了不起的蓋茨比
- 格雷的畫像
- 月亮與六便士
- 車輪下
- 挪威的森林
- 霧津紀行 (收於《韓客記》中)
- 窄門
- 麥田補手
- 咆哮山莊
- 傲慢與偏見
- 小王子
- 戰地鐘聲
- 明心寶鑑
- 卡拉馬佐夫兄弟
- 流浪者之歌
- 論語(這本應該不用多說吧)
- 少年維特的煩惱
- 理性與感性
- 愛瑪
- 夜之歌
- 雪懸 (Smilla's Sense of Snow)
- 不可兒戲
- 田園交響曲
- 歌德詩選
- 島 (The Island)
- 托尼奧.克勒德爾 (Tonio Kröger)
- 追憶似水年華
- 徬徨少年時
- 詩與現代主義的爭辯
這三十本書中,我看過的好像只有四本,記得內容的更少。
看似平凡的探訪,藉著廿九或卅本文學作品的援引,讓單純的遊記不再只是流水帳的記敘文,更是個表達出深刻情感的故事,甚至成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。此外,如果作者也如劇中情節,是個偶像巨星的話,那麼變更容易引發話題,帶領大家進入他或她的世界中,令地方旅遊更添文化深度。屆時,這些社區有的不只是看得到的那些意象牌樓,更能展現出隱含的文化內涵。
目前觀光局已經懂得善用偶像代言,讓台灣的觀光在地方特色外,更藉著偶像展現魅力。同樣地,農村的行銷也可以這麼玩。農村的魅力不會只藉著實體來展現,農村文化更不是只有農事,而是藉著各種跨界的交互混搭所展現。這樣的思考模式在廣告公司應該很普遍,但在官員的腦袋裡,不知道他們懂得多少。
台灣魅力農村:作家攝影家知性之旅
- 作者:古蒙仁等
- 出版社:農委會水保局
- 出版日期:2006年11月
- 語言:繁體中文
- ISBN:9789860071399
- 裝訂:平裝
- 本書可於線上閱讀(http://www.swcb.gov.tw/writer/writer/index.htm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