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和朋友談論到李安的電影時候,她分享了在英國看「臥虎藏龍」電影散場後的場景。英國人在看完後,問了一句「江湖是什麼?」於是我們開始討論「江湖」到底該怎麼翻譯。江湖,rivers and lakes(江與湖),字面的意思完全不到位,根本表達不出那層意思。那麼,江湖這個詞該怎麼來詮釋呢?後來我們得出一個當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字眼,就是 mafia(黑手黨)。不過,這個黑手黨可是遍佈全中國社會的黑手黨。反正在義大利,在「教父」系列電影當中,義大利黑手黨也是遍佈全國的,似乎這樣比較能反映出「江湖」味。
江湖?所以應該是一條河,有一座湖囉?孩童楊儒門心想,「奇怪了,每一個人都會說:『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』,可是怎麼沒有說,江湖在哪裡?」--- p. 191
如果你問我是否推薦吳音寧的《江湖在哪裡?》這本書,我給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。從寫作來看,讀過安伯托.艾可的《羅安娜女王的神祕火焰》、念過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吳音寧的《江湖在哪裡?》顯得青澀許多,既不像歷史小說,也不似論文。至於報導文學,本來就看得不多,沒辦法做評論。一時之間我也抓不到該怎麼去讀它,可是在字裡行間,卻透露出濃厚的「酸」味,讓人讀了很不舒服。
如果說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讓人感到矯情,那麼在吳音寧的《江湖在哪裡?》,則令人感受到憤怒,將矛頭全都指向「政府」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心中不斷出現F開頭的字眼,一方面是咒罵國民政府的蠻橫,另一方面則是對吳音寧的抱怨。看得出來,她的文字是永遠的反對黨,永遠不滿意當時政府的政策,永遠要去清算過去的過失。
比起施寄青與她鄰居的《嬈嬌美麗是阮的山》,還有一位惡鄰作為韃伐的對象;《江湖在哪裡?》的農民,面對的卻是台灣的江湖——「國家」(the state)。是這個「國家」的運作,讓農民不知所措、流離失所,也是這個「國家」蠻橫地逼迫你接受「現實」。從五○年代到九○年代,甚至延續到今日,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「現實」?
書中,吳音寧引述了羅葉的〈媒體〉:「電視們擺開擂台/轉播車出馬搶奪收視率/看得見現場彩色畫面/卻更歧異迷濛且灰暗」(p. 27)。就像是張小虹所說的,「影像克隆的年代,我們有眼睛就像沒有眼睛,我們看見了一切,卻又什麼都沒看見」(《身體褶學》, p. 194)。她更進一步拿布希亞(Jean Baudrillard)的《波斯灣戰爭不曾發生》作為論點,嘲諷這個不知真實為何物的現實世界。
莫怪乎有人要說「波斯灣戰爭不曾發生」,因為戰爭已經變成影像,沒有戰爭,只有戰爭的影像,而戰爭的影像,甚至反過頭來吞噬戰爭所殘存的真實,影像的戰爭,進一步取代了戰爭的影像。沒有影像,我們無法想像災難,於是災難的影像,成為影像的災難。沒有影像,我們無法想像恐怖攻擊,於是恐怖攻擊的影像,成為影像的恐怖攻擊。沒有影像就沒有九一一,沒有影像也沒有九二一,影像克隆的年代是沒有影像就沒有想像的年代,影像克隆的年代,更是只有影像沒有想像的年代。影像重新書寫了歷史,改變了時間,置換了空間,程式重組了我們無能而脆弱的心智結構。--- 《身體褶學》, p. 195
或許有人會批評,布希亞這種拋棄歷史包袱的做法太過狡黠,可是歷史呢?是那些僥倖留存至今的文本?是那些杜撰出來的神話?或是該稱之為「江湖」的規矩?
我只想到,如果你走的是街頭抗爭的路線,這是一部很好用的「工具書」,不斷地詢問「是誰?究竟是誰?」吳音寧在書中不斷找尋那個負責人,可是在歷史的洪流中,又有誰有能力去決定呢?佛祖、上帝或阿拉之類的吧!
對於這樣的議題,我比較偏好霧裡看花的表現形式:看得懂的就看得懂,看不懂的就當成小說的虛構故事。我想這也就是吳晟比較高段的地方,即使在吳音寧的擷取下,吳晟的文字仍舊能夠反映出溫暖,而不是只有憤怒。至於我們這群未曾經歷農村生活的人,只能處在一個失憶的狀態,藉著文本的閱讀,逐漸在記憶的缺口裡重新拼湊出時代的片段。
關於《江湖在哪裡?》,我確實不喜歡這樣的寫作風格,但是它提供了另外一種思惟的方式,這點卻是不容否認的。在網路上,這本書的評價確實也相當的極端,或許你得親自看過後,才知道好不好看。
如果你也想參與討論的話,下面提供《江湖在哪裡?》在博客來的銷售資訊,歡迎同好們一起來閱讀。
《江湖在哪裡? ──台灣農業觀察》
- 作者:吳音寧
- 出版社:印刻
- 出版日期:2007年08月01日
- 語言:繁體中文
- ISBN:9789866873324
- 裝訂:平裝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