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總是很佩服那些將理論實踐於生活中的人。艱澀的字句與繁雜的推敲思索,到了他們筆下卻變成生活中的小插曲,為文章更添風采與深度。廖炳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,他那本《吃的後現代》也是這麼一回事。在書中,廖炳惠用他的生活經驗入菜,以文化理論調味,佐以慾望、戀舊的情愫,並以故事貫通古今,最後端著後現代的大雜燴上桌,讓你細細品嘗後現代性(postmodernity)。
單就「吃」這件事來看,中國人是非常後現代的。有句話是這麼形容中國人的:天上飛的除了飛機、地上跑的除了汽車、海裡游的除了輪船,什麼都可以吃,也什麼都敢吃。問題是,什麼是後現代?
記得李歐塔(Jean-François Lyotard)曾經在《後現代狀況》(The Postmodern Condition)那本小書中,寫了一篇佔用全書近三分之一篇幅的附錄來回答這個問題。有興趣的朋友請自己找來翻,這邊我還是承襲這本《吃的後現代》的輕鬆風格,以廖炳惠簡單的兩句話來界定這本書的「後現代」要講什麼。
後現代一方面強調全球性的跨國融通,將不同地區的特殊風格加以涵納、匯通,變成是混雜(hybrid)的狀態。另一方面則注重傳統與現代食譜在後現代時期的交流,讓傳統能夠重新獲得新的描述(re-articulation)以及新的科技方式。
--- 廖炳惠,《吃的後現代》,p. 36
前面那句話,只消走趟夜市就可以感受到,中式、日式、泰式、韓式、美式,或是集各地精華之大成的美食,通通在你面前展開。你可以吃得很全球化,也能吃得很地方化。可是在這種混雜的食物界裡面,「道地」反倒變成是個問題。常聽到人家在抱怨料理不夠道地,可是一旦吃到宣稱是道地的料理,卻往往不合胃口。這麼一來,你要把道地擺在哪個範疇去討論?是放在主要的消費市場呢?還是依附在原本的土地疆界上?或許可以從第二個句話的觀點,將「道地」重新推敲,使其重新獲得「道地」的地位。
如果說廖炳惠第一句話講的是地域上的混雜,那麼第二句話則是時間上的混雜。這個時序上詭異的交疊,卻讓「道地」有機會重新獲得詮釋,用新的話語去訴說過去。因為,「道地」不再是種固定的口味,不像是點心師傅精密算計下的風味,而是種記憶的味道。那股能量足以觸動你的心靈。
許多小時候在鄉下長大的人,都已經忘記童年的味道,但是隨著文化觀光業的發展,菜脯蛋、地瓜稀飯、地瓜葉、野菜等各種鄉村地區的食物,現在都已經端上枱面。原住民的山豬肉、小米酒,以及在山中採取的山藥和野菜,現在都成為堂而皇之、重要而又新鮮的後現代食物。
--- 廖炳惠,《吃的後現代》,p. 88
現在所談的「道地」,更像是某種精神的展現。《吃的後現代》裡頭移民的漂泊離散食譜、弱裔族群的多元飲食、對過去緬懷的戀舊料理,還有引發各種慾望的食物,都展現各自獨特的精神,成為一種「道地」的料理。只是那個地方沒有空間上的精確位置,也沒有時間上的準確刻度。倘若真的要將《吃的後現代》定位,那麼它出現的位置,將會是在中外無疆界、古今零時差的幽冥界域當中。
在時空衝撞的幽冥界域中,食物所釋放出的能量,就是這本《吃的後現代》所要呈現的,許多文學作品、電影、敘事都被廖炳惠納入。這種能量不是可供燃燒的熱量,而是種心靈的能量。他也在書本最後一頁提到:
臺灣目前有幾近百分之五的人口,在大學裡更有高達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學生,具有憂鬱症或躁鬱症的傾向。這種現象基本上都是和飲食失調或缺乏多樣性有關。以大學、中學的校園餐廳而言,菜色都相當貧脊,以至於產生許多令人感到空虛、憂鬱和沮喪的狀況。一個良好的餐飲文化,其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完美。
--- 廖炳惠,《吃的後現代》,p. 154
中國的諺語「民以食為天」凸顯「吃」的重要性。然而,光是吃飽是不夠的,還要吃得好,吃得特別;要吃出品味,要吃出氣質,還得要吃出身分認同。《吃的後現代》正在那片中外無疆界、古今零時差的幽冥界域中探索著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