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我上次踏入時相比,這塊土地的景色已經全然不同了。這兩年文化局將寶藏巖給封山處理,就沒有機會再踏入這個地方。每次運動經過都只能看到綠色的工地圍牆,也不知道裡面在幹什麼。想從寶藏巖寺那頭過去,卻又有保全守在出入口,僅有在地居民得以放行。直到最近,整理過後的寶藏巖才又重新開放給好奇的觀光客進入。
從前走進去,總覺得這個廢墟一般的地方臥虎藏龍,不知道在哪個轉角會遇上幽魂似的高人。但是,經過文化局整理過後,那種靈氣卻消逝了。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一群握著相機的觀光客,瘋狂地蒐集相機螢幕上的光影;還有嬌豔欲滴的消防栓和逃生方向,永遠站在最搶眼的位置。
一大堆指標看板告訴你眼睛應該飄向哪個方向,雙腳應該往哪邊移動。我和一群不認識的人共同穿梭在這些樓梯巷弄間,小心地不要跨越「寶藏家園」的圍牆,但是眼睛卻忍不住窺伺圍牆裡面的世界。好奇心永遠勝過理智。但在這堆招牌中,我卻找不到叫人管好自己嘴巴的標誌,希望我沒有吵到當地的住民。
寶藏巖似乎從一個藝術家群聚的「廢墟」,變成為一個藝術家群聚的「華麗廢墟」。官方聲明上印的是「藝術村」,學術圈則用更加文言的「共生群聚」來稱呼。無論是哪一個,參考國內外優秀個案來規畫的結果,就是讓國內外優秀的地方都變得更加相似。世界大同的理想可能為此而提早實現了。這地方就像是九份老街,就像是上海田子坊,只是商店還沒開起來而已。
另外,補充一下寶藏巖的位置。一般是從汀洲路那邊進去,出了公館捷運站就可以看到指標。也可繞過自來水園區,從永福橋那邊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進去。
View Larger Map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