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呼愁」貫穿奧罕.帕慕克的《伊斯坦堡》。這是一本回憶錄,是種羅蘭.巴特式的鏡像自述;是現實,也是虛構;是追憶過去,亦是瞻望未來。奧罕.帕慕克用過往,拼貼出現在,架構出未來。他像是在和自己說話,又似乎在向人述說故事。有時後,他成了歐洲來的西方人;有時候,又像個根深蒂固地頑固土耳其佬。他的《伊斯坦堡》不斷迴盪在東西之間,穿梭於新舊當中,掙扎於保守激進兩頭。如同《伊斯坦堡》的位置,不東不西,不新不舊。
多數的回憶錄讀起來總帶給人們一種淡淡的哀傷,或許這就是我們對「呼愁」的第一印象。透過文字的隔閡,去感受敘事者的情緒。如果你願意,可以把敘事者的記憶當作一種呼愁。但奧罕.帕慕克關切的範圍更廣,他試圖反映整個城市的集體記憶——伊斯坦堡整個城市的呼愁。
我的起始點是從一個小孩透過佈滿汽水的窗戶看外面所感受的情緒。現在我們逐漸明白「呼愁」不是某個孤獨之人的憂傷,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。我想說明的是伊斯坦堡整個城市的呼愁。
--- 《伊斯坦堡:一座城市的記憶》, p. 116
然而「呼愁」卻非憂傷。反之,當景色被形容得憂傷至極,實則為讚譽之意。一幕幕的景色,喚起一段段的回憶,帶給我們一絲絲的想像。那種虛構的想像,成為我們的伊斯坦堡,我們的「呼愁」。
⋯⋯我想描述的不是伊斯坦堡的憂傷,而是反映出我們的「呼愁」,我們自豪地承擔並作為一個社群所共有的「呼愁」。感受這種「呼愁」等於觀看一幕幕景象,喚起回憶,城市本身在回憶中成為「呼愁」的寫照、「呼愁」的本質。
--- 《伊斯坦堡:一座城市的記憶》, p. 117
在導讀中,韓良露將奧罕.帕慕克譽為伊斯坦堡的靈媒,「飄蕩在歷史的黃泉路上,傾聽著無數幽靈的文明低語,再以寫作為媒介,為世人訴說城市的前世今生與命運曲折」(p. 11)。讀著這番話,卻讓我想起朱天心的《古都》,描寫幽美的日本文化古城京都,對應正在建設的台北;用日人的老靈魂,穿梭在過往與現在的幽冥界域當中。帕慕克在《伊斯坦堡》中,自己扮演那個已死的老靈魂。不,應該是老靈魂藉著他的筆,寫下了話語。而伊斯坦堡的這個老靈魂並不是別的,正是伊斯坦堡這座城市自身。
她說了什麼?他改變了什麼?它展現了什麼?她,他,它,都是伊斯坦堡,是不同位置上的伊斯坦堡,是不同脈絡下的伊斯坦堡。橫跨亞歐,貫穿東方與西方的世界,超脫新穎與傳統的衝突,伊斯坦堡是個具備多重意義的城市。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那端,不知道哪天有機會親自去感受這座城市的「呼愁」,去看看帕慕克住過的街區,以及頻繁來往的船隻。
看了我的觀點後,如果你也喜歡《伊斯坦堡:一座城市的記憶》,下面提供博客來的銷售資訊,歡迎同好們跟著我的腳步閱讀。
- 作者:奧罕.帕慕克
- 原文作者:Orhan Pamuk
- 譯者:何佩樺
- 出版社:馬可孛羅
- 出版日期:2010年04月09日
-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6319105
- 裝訂:平裝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