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節又到了除夕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。對我們家來說,又是回隙頂老家拜拜的時候。每年的這個時候,只要天氣允許,通常都會在附近挑一條山徑攀爬。今年的天氣還不錯,接連幾天都沒下雨,山中的小徑還算好走,之前坍方的地方也算安全,便盤算著要完成去年沒能爬完的「仙井瀑布」。
記取去年的教訓,我們找了熟悉當地路線的堂哥當嚮導,並在吃過午飯後旋即出發。事實上,仙井瀑布這條路並不好走,不熟悉路況的外地人最好是早上就出發。無奈老家除夕拜的是中午,最快也得吃過午飯才能出發。吃過飯後,帶個水就趕緊出發,否則天黑前回不來的話就麻煩了。在這個沒有路燈,手機訊號又得看運氣的地方,想找人來救援都有麻煩。
View 仙井瀑布入口 in a larger map
和去年一樣,駕車駛入阿里山公路(台18線)54公里處的產業道路,從隙頂甜柿班旁的觀景平台進入。沿路上多了很多個觀景平台,縱使沒有進入仙井瀑布的登山步道,這些平台上的景觀也值回票價了。但這個地方不需要門票,只是你得願意走進去。我們並沒有在中途的觀景平台多作停留,直到進入登山小徑前的平台,才稍微停留一下。
在這個觀景平台之前,走的都是車道。只不過這條車道好像很久沒人走過,上面鋪了一層厚厚的竹葉子。越靠近仙井瀑布,路上的竹葉就越厚,即便是熟悉路況的堂哥都覺得不要把車開下去,免得車輪剎住了,車子還是不斷往前滑,就這麼直直滑到仙井瀑布所在的那個谷底。過了這個平台,就得在草叢中尋找路徑了。
這條路確實不好走,就如同車路上有層厚厚的竹葉,覆蓋在這條山徑上的竹葉厚度也不遑多讓。另外,這條路實在太少人走,竹葉下的土壤也鬆鬆軟軟的。至於台北附近那種高級登山步道的樓梯,這邊根本連土製的版本都看不到,只有「原始」兩個字可以形容這條山徑。穿著鞋底快磨平的運動鞋,我只能時不時一路地往下滑,偶爾還會摔個一兩跤。和優雅一點都扯不上關係,甚至連《刺蝟的優雅》裡頭那種樸素的優雅都沒有,差點沒摔個狗吃屎。
用數據跟大家講一下,就不難想像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走。隙頂的海拔大約1250公尺,仙井瀑布的海拔約莫650公尺,這垂直600公尺的高度要在1300公尺的山徑中下降(返途則是爬升),大概每兩公尺的水平距離落差就有一公尺。用三角函數外加不精確的概算,平均坡度大約是25度,算是相當陡的坡。更不用說起伏的部分,最陡的部分應該超過60度吧!難怪我走在山徑上,一直都找不到施力點,連站都站不穩。
跌跌撞撞走了一段時間,總算是可以看到瀑布了,但是還看不到「仙井」。仙井瀑布在那著名的那個井上頭,還有另外一個不知名的小井。在這邊實在沒什麼能力取景,能站穩把相機拿出來就不錯了。繼續往下走,走到仙井瀑布的正對面,幾乎所有人都會在這邊拍照留念,偏偏我這個「肉腳」還在喘氣,沒把相機給拿出來。目測前方懸崖的深度,大概有個十來公尺,之前別人爬這條路徑到仙井瀑布,也都說走到這邊就沒路了。說時遲那時快,還沒喘過氣,堂哥就找到下去仙井旁的路了。
只要一個不小心,這條仙井之路真的就會讓你「成仙」。先穿過荒煙蔓草,接著越過天崩地裂的坍方亂石,這才有辦法走到仙井瀑布底下的那口仙井。一旦到了溪谷,涼爽的風吹過來,雖然不會讓你忘記剛才的疲憊,卻會讓你感到心滿意足。這地方沒有知名景點的熙攘人群,也沒有大排長龍的車陣,甚至連手機訊號都收不到,可以讓你享受徹底的寧靜。
相傳仙井瀑布的名字來自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。在他雲遊四海的途中路過隙頂,驚覺此地有靈氣盤踞,便取出他的羅盤找尋靈氣的源頭,找著找著就來到仙井瀑布的那個深潭,並瞧見五條神龍在該地修行。道士回到隙頂的聚落,囑咐村民別去打攪神龍的修行,讓仙井瀑布繼續保持祂的神秘。
幾年後,道士回到這個地方,想再去拜訪那五條神龍,卻已經不見蹤跡,想來應當已經得道升天。自此之後,像我們這類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,才得以窺見「龍窟」的真面目。但仍然有人堅信,現在依然有龍活躍在仙井瀑布。可惜我在那持清澈碧綠的潭水中,只找到一些青苔和幾條小魚,大概是我的「仙氣」不夠吧!
在溪谷玩了一陣子,拍到不想拍了之後,就把帶下來的茂谷柑吃掉,讓行李輕一些,接著就開始耗力的上坡回程。那垂直600公尺的爬升距離,光是用想的就很累,走起來果然很累。再加上路面還是一樣的滑,走到上面已經全身都溼透了,還好我們不用幫忙準備晚飯,回家去等吃飯就行了。
我老爸也為這段小旅行剪了一個影片,放在他的「銀髮趴趴走」裡頭。在那邊,更可以看到這段路有多麼難走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