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到北京,除了北京烤鴨和北京炸醬麵之外,很難不提北京的胡同。胡同人家的生活,胡同的文化,據稱就是北京的庶民文化。近來經過不少都市更新的整頓後,倒也成了北京觀光的一個亮點。胡同裡的幾戶人家和觀光公司簽約,每個禮拜接待若干觀光團體,以自己的生活換取一些微薄的收入。第四天,維京旅行社便安排了胡同的參觀行程,拜訪了胡同內的一戶人家。
什麼是胡同?這是外地人最想知道的,當然也包括我。日常用語中,僅有「⋯⋯遇到死胡同」的用法,我也一直把胡同當作死巷子。然而,在北京,胡同的意涵卻不僅於此,它幾乎可以當作所有街道巷弄的代名詞,只不過道路寬度比較窄一點。有趣的是,人倒不見得比較少。我相信亞洲社會都有這樣的傾向。如果你用台灣習慣的說法,胡同大概就等同於巷,或者是更小的弄;用日本的說法,約莫就是日語中的「町」那種概念。
胡同的錯綜複雜,絕對讓外地人摸不著頭緒,完全迷失其中的。到底有多少胡同,大家也搞不清楚,民間有「著名的胡同三千六,沒名的胡同賽牛毛」此一說法。現在北京也有了戶籍系統,仍舊以胡同為名的巷弄大概還有三千個。那一天,我們便走過好幾個胡同,只不過當時我並沒有意會到。
胡同的錯綜複雜,絕對讓外地人摸不著頭緒,完全迷失其中的。到底有多少胡同,大家也搞不清楚,民間有「著名的胡同三千六,沒名的胡同賽牛毛」此一說法。現在北京也有了戶籍系統,仍舊以胡同為名的巷弄大概還有三千個。那一天,我們便走過好幾個胡同,只不過當時我並沒有意會到。
那天早上,從飯店乘上遊覽車之後,先到了一家製作絲綢地毯的工廠。裡頭陳設的是我完全負擔不起的高級地毯,只能當藝術品欣賞。之後車子便向鐘鼓樓的方向前進,準備前往胡同。
在北京的這幾天,除了長城和明十三陵的那天外,幾乎都繞著紫禁城轉來轉去。這就是京城的特色,什麼都以王宮為中心,什麼井然有序。然而,看似簡單的交通對這群從沒到過北京的鄉巴佬來說,還是搞不清楚狀況,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城市的哪個方位,更別提鐘鼓樓就位在北京的中軸線上這回事。
翻開飯店給的象形地圖,那種只標了幾個重點的抽象藝術,找了老半天還是找不到。乾脆放棄尋找,多拍些門牌照片,回到家後再用Google地圖或百度地圖來定位。原來那一天,下了車走進的第一條巷子就是個胡同。名字還很好聽,叫做鈴鐺胡同。
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庶民文化,原以為會看到比較骯髒破敗的景象,但在這觀光區給我的印象卻相當乾淨。路途中發現一家相當有意境的咖啡館,還看到一位老太爺舒舒服服地在外頭的躺椅上打盹。這光景和我腦袋中的「庶民」完全相左,就差周邊沒有田園,要不這可真稱得上是閒適的生活。
走過這叮鈴叮鈴的鈴鐺胡同,立馬接到鐘鼓樓。我聽到鐘樓和鼓樓這兩棟老建築在呼喚,可惜沒有機會進去看看。就在鐘樓和鼓樓中間的一個小廣場,搭上了人力車,載著我們前往琉璃寺胡同的一戶人家。
被人用腳踏車載的經驗很多,被人用三輪車載這還是頭一遭。習慣了自己走路、自己騎車,坐在這人力車的座位上還真是彆扭。看著師傅辛苦地踩著踏板,實在想跳下車說自己走就行了。再度印證我真沒有當有錢人的命。
人力車載著我們穿過狹窄的胡同,好幾次險些和對向交錯的人力車擦撞,全靠師傅們的高超技巧閃避。胡同裡什麼都有,吃的、喝的、住的、玩樂的,只要你找得到門道,樣樣俱全。意思就是,只要你找得到門。看過大雜院的大概都能理解那門內有門,戶內有戶的狀況。再不想想紫禁城內的狀況,大概也有個底。雖然我也算是在中國社會成長的一份子,可是在這個地方,判斷公私領域的常識卻完全不靈光。到底哪邊是可以進去的,哪邊會冒犯到人家,實在搞不懂。還好是跟著旅行團過去的。
拐了幾個彎,經過了幾叢房子,師傅停了下來。目的地到了。
我搭的是最後一輛車,抵達時,先到的團員已經陸續進入那戶樣板人家當中。一張臥鋪,一個門廳,一方小院,還有一間廚房,這就是胡同內的一戶人家。衛浴,得到外頭公共的衛浴間使用。我沒看到洗澡的地方,倒是去參觀了那個沒有門的廁所。裡頭意外的乾淨,甚至比紫禁城內的還乾淨。
這戶人家從事的是藝術創作,女主人家是個畫鼻煙壺的高手。有個英文翻譯為女主人向外國朋友們做語言上的轉換,說著她們的職業、她們的生活等等,可能夠聽懂中文的我,還是直接聽女主人的話比較快,也比較沒有誤解。但她們的生平事蹟,當時的我卻沒有太多興趣,一雙眼睛只盯著屋內打轉。確實和現代化的家庭相差很多,但是你如果進到台灣的舊眷村,或是像台北寶藏巖那樣的環境中,屋內的感覺大概就是那樣。
離開這戶人家,又不好意思地登上了人力車,轉出了迷宮般的胡同。大馬路上,遊覽車已經等在那裡,接駁這一群人前往機場。傍晚,我們即將抵達另一個古老的都城——西安。
Photos of Day 4-1: Hutong 胡同
離開這戶人家,又不好意思地登上了人力車,轉出了迷宮般的胡同。大馬路上,遊覽車已經等在那裡,接駁這一群人前往機場。傍晚,我們即將抵達另一個古老的都城——西安。
Photos of Day 4-1: Hutong 胡同
更多維京河輪中國行: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