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Day 4-1 北京:胡同 - 2012 維京河輪中國行 Viking Cruises - China

DSC_6909

談到北京,除了北京烤鴨和北京炸醬麵之外,很難不提北京的胡同。胡同人家的生活,胡同的文化,據稱就是北京的庶民文化。近來經過不少都市更新的整頓後,倒也成了北京觀光的一個亮點。胡同裡的幾戶人家和觀光公司簽約,每個禮拜接待若干觀光團體,以自己的生活換取一些微薄的收入。第四天,維京旅行社便安排了胡同的參觀行程,拜訪了胡同內的一戶人家。

什麼是胡同?這是外地人最想知道的,當然也包括我。日常用語中,僅有「⋯⋯遇到死胡同」的用法,我也一直把胡同當作死巷子。然而,在北京,胡同的意涵卻不僅於此,它幾乎可以當作所有街道巷弄的代名詞,只不過道路寬度比較窄一點。有趣的是,人倒不見得比較少。我相信亞洲社會都有這樣的傾向。如果你用台灣習慣的說法,胡同大概就等同於巷,或者是更小的弄;用日本的說法,約莫就是日語中的「町」那種概念。

胡同的錯綜複雜,絕對讓外地人摸不著頭緒,完全迷失其中的。到底有多少胡同,大家也搞不清楚,民間有「著名的胡同三千六,沒名的胡同賽牛毛」此一說法。現在北京也有了戶籍系統,仍舊以胡同為名的巷弄大概還有三千個。那一天,我們便走過好幾個胡同,只不過當時我並沒有意會到。

那天早上,從飯店乘上遊覽車之後,先到了一家製作絲綢地毯的工廠。裡頭陳設的是我完全負擔不起的高級地毯,只能當藝術品欣賞。之後車子便向鐘鼓樓的方向前進,準備前往胡同。

在北京的這幾天,除了長城和明十三陵的那天外,幾乎都繞著紫禁城轉來轉去。這就是京城的特色,什麼都以王宮為中心,什麼井然有序。然而,看似簡單的交通對這群從沒到過北京的鄉巴佬來說,還是搞不清楚狀況,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城市的哪個方位,更別提鐘鼓樓就位在北京的中軸線上這回事。

DSC_6856

翻開飯店給的象形地圖,那種只標了幾個重點的抽象藝術,找了老半天還是找不到。乾脆放棄尋找,多拍些門牌照片,回到家後再用Google地圖或百度地圖來定位。原來那一天,下了車走進的第一條巷子就是個胡同。名字還很好聽,叫做鈴鐺胡同。

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庶民文化,原以為會看到比較骯髒破敗的景象,但在這觀光區給我的印象卻相當乾淨。路途中發現一家相當有意境的咖啡館,還看到一位老太爺舒舒服服地在外頭的躺椅上打盹。這光景和我腦袋中的「庶民」完全相左,就差周邊沒有田園,要不這可真稱得上是閒適的生活。

DSC_6868

走過這叮鈴叮鈴的鈴鐺胡同,立馬接到鐘鼓樓。我聽到鐘樓和鼓樓這兩棟老建築在呼喚,可惜沒有機會進去看看。就在鐘樓和鼓樓中間的一個小廣場,搭上了人力車,載著我們前往琉璃寺胡同的一戶人家。

DSC_6874

被人用腳踏車載的經驗很多,被人用三輪車載這還是頭一遭。習慣了自己走路、自己騎車,坐在這人力車的座位上還真是彆扭。看著師傅辛苦地踩著踏板,實在想跳下車說自己走就行了。再度印證我真沒有當有錢人的命。

人力車載著我們穿過狹窄的胡同,好幾次險些和對向交錯的人力車擦撞,全靠師傅們的高超技巧閃避。胡同裡什麼都有,吃的、喝的、住的、玩樂的,只要你找得到門道,樣樣俱全。意思就是,只要你找得到門。看過大雜院的大概都能理解那門內有門,戶內有戶的狀況。再不想想紫禁城內的狀況,大概也有個底。雖然我也算是在中國社會成長的一份子,可是在這個地方,判斷公私領域的常識卻完全不靈光。到底哪邊是可以進去的,哪邊會冒犯到人家,實在搞不懂。還好是跟著旅行團過去的。

拐了幾個彎,經過了幾叢房子,師傅停了下來。目的地到了。

DSC_6910

我搭的是最後一輛車,抵達時,先到的團員已經陸續進入那戶樣板人家當中。一張臥鋪,一個門廳,一方小院,還有一間廚房,這就是胡同內的一戶人家。衛浴,得到外頭公共的衛浴間使用。我沒看到洗澡的地方,倒是去參觀了那個沒有門的廁所。裡頭意外的乾淨,甚至比紫禁城內的還乾淨。

這戶人家從事的是藝術創作,女主人家是個畫鼻煙壺的高手。有個英文翻譯為女主人向外國朋友們做語言上的轉換,說著她們的職業、她們的生活等等,可能夠聽懂中文的我,還是直接聽女主人的話比較快,也比較沒有誤解。但她們的生平事蹟,當時的我卻沒有太多興趣,一雙眼睛只盯著屋內打轉。確實和現代化的家庭相差很多,但是你如果進到台灣的舊眷村,或是像台北寶藏巖那樣的環境中,屋內的感覺大概就是那樣。

DSC_6893

離開這戶人家,又不好意思地登上了人力車,轉出了迷宮般的胡同。大馬路上,遊覽車已經等在那裡,接駁這一群人前往機場。傍晚,我們即將抵達另一個古老的都城——西安。


Photos of Day 4-1: Hutong 胡同



留言

熱門文章

差不多食譜:手工巧克力餅乾 Chocolate Cookies

又是手工餅乾,最近一連出了兩份餅乾食譜,這個「手工巧克力餅乾」已經是第三份了。會不會有更多呢?我可以告訴大家,這是肯定的。 要怪就怪這個陰鬱的冬季雨天,哪裡都不方便去,也懶得出去。餅乾櫃空在那邊已經很久了,雖然有時候會嘴饞,但也沒有迫切去補貨的必要。反正經常開伙,平常該有的材料都會有,自己弄個成分完全透明的零食,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再說,用烤箱進行烘焙時,房間會變得比較乾燥,也比較溫暖。在夏天是個折磨,但到了冬天,這種感覺還滿不錯的。 話不多說,開始進行這一道「手工巧克力餅乾」的準備工作。

【豐原大蔥】免揉大蔥佛卡夏 No-knead Leek Focaccia - 差不多食譜

「豐原大蔥」的第二道食譜,就做 大蔥馬鈴薯濃湯 那篇提到的「大蔥佛卡夏」,而且用的還是懶人的免揉方法。不光是麵包,這份食譜還有一個衍生的副產品「大蔥油」,靈感來源就是蔥油拌麵。接著就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的吧! 「大蔥佛卡夏」差不多需要這些材料:(20cm鑄鐵鍋) 豐原大蔥 ...... 1根 橄欖油 …… 適量(150ml左右) 高筋麵粉 …… 200g 鹽 …… 2g 酵母粉 …… 2-3g 水 …… 180-200g 「大蔥佛卡夏」差不多是這麼做的: Step 1. 製作「大蔥油」 說來你可能不相信,製作「大蔥佛卡夏」的「大蔥油」,靈感竟是來自於蔥油拌麵。但是大蔥油製作時需要人在旁邊顧著,而且炸過的大蔥也會拌進麵團裡面,正式製作佛卡夏前就先把這個大蔥油做好。 用小蔥製作蔥油的時候,只有切段丟進油裡去炸。可是我打算把炸過的大蔥一起揉到麵包裡,大蔥纖維比較不好咬斷,就先用刀子給它切碎。要注意的是,這裡我只用蔥白,以及稍微有點厚度的蔥綠,也就是蔥白和蔥綠交界那邊。 接下來,把切碎的大蔥放入鍋中,並倒入橄欖油,用中小火慢慢去炸大蔥。我不想要麵包裡黑黑的,所以炸到大蔥變軟,香味散出,顏色稍微黃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關火,並將炸過的大蔥撈出放涼。 剩下的油就是大蔥油了,留下來炒菜、拌麵都很不錯。 Step 2. 製作佛卡夏麵團 拿個大碗,倒入高筋麵粉、鹽巴、酵母,再加上水攪拌成團。不用揉,只要成團就可以。 Step 3. 拌入大蔥發酵 往麵團中放入炸過而且放涼的大蔥,用湯匙或筷子拌進麵團。如果你的大蔥瀝的比較乾,再多補一兩匙大蔥油進去。當然,我這種差不多的作法,盛大蔥的碗底就差不多有一兩匙大蔥油了,整碗直接倒進去就好。 拌好後,找個蓋子蓋起來,室溫放一兩個鐘頭進行基礎發酵。也可以直接放進冰箱發酵,隔天再拿出來處理,就像其他的免揉麵包一樣。 Step 4. 移到烤盤 發酵完成,就可以把麵團轉移到烤盤上。我懶得洗鍋子,直接拿炸大蔥油的那個鑄鐵鍋當作烤盤來用。先在鑄鐵鍋(烤盤)底部抹些油,再灑些鹽巴,這樣麵包烤好之後表面就可以咬到一點鹹味。 接著就把麵團直接搬到烤盤,淋點大蔥油,開始用手指戳出佛卡夏特有的孔洞。操作之前記得洗手! 戳完孔後,切點蔥綠用大蔥油泡一下,均勻放在佛卡夏表面,並稍微壓進麵團裡。最後往表面再灑些鹽巴,同樣是在表面就可以嚐到些許的鹹味。這樣,就可以準備烘焙了! Step

差不多食譜:壽桃 Birthday Bunns

「壽桃」可不是老人家生日的專利,小巧玲瓏的壽桃超級受到小朋友歡迎,直說「好可愛喔!」其實壽桃就是一種造型饅頭/包子,只要掌握了這些方法,要做其他的造型都沒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