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石頭砌成的建築物在臺灣原本就不常見,石造的教堂恐怕更是屈指可數。然而除了材質本身之外,這座石造教堂的特殊名字同樣造就其獨一無二的地位。這就是我在平安夜那天到訪的教堂——「基國派老教堂」。
「基國派」其實是個地名,指的是桃園縣復興鄉的基國派部落。可是該部落名字的發音是「TUBA」,讀起來比較像是「讀法阿」,或是「土巴」,和基國派完全沾不上邊。進一步考究,在臺灣民族資訊資源網的資料中寫著,相傳基國派原本是個漢人名字kyakopay,就因為他住在這個部落,所以文獻上就稱此地為「基國派」。至於土巴則是這個地方盛產的植物名稱,指的是臺灣魚藤,泰雅語的發音就是topa,是他們拿來毒魚用的,所以這地方也被稱作topa土巴。
我不知道臺灣究竟有多少座石造的教堂,但除了「基國派老教堂」之外,一時間也搜尋不到其他的,姑且就當祂是唯一的吧!臺灣的石造建築和地緣有絕對的關係,往往都靠近溪流,而材料大部分是用比較容易堆砌的石板。基國派老教堂外牆的石頭卻明顯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據說建造基國派老教堂的石頭,是動員全村的人力從附近的蝙蝠洞以「一人一石」的方式取來的。能做到這點,除了宗教的力量之外,恐怕也很難有其他的解釋。在2005年《立報》的一篇報導中,當時讀法阿文史工作室的經理「Heday(黑帶)」談到,建造教堂的「每一塊石頭、每一包砂石,都是族人在交通不便的年代,以家戶分工的方式,走過羊腸小徑,從蝙蝠洞和三民街上挑過來的⋯⋯每一塊石頭都記錄著當年生活的情景與部落歷史。」
然而,記錄著部落歷史的基國派老教堂,其功能早已被一旁新建的教堂取代,從民國84年(1995年)後只剩下雜草不斷生長。或許是社區意識抬頭,這座建於1963年,陪伴當地居民半世紀的教堂,在2003年重新整修了屋頂,清洗了石壁,轉型成為文化館。
當天我抵達的時候,作為文化館的老教堂是鎖著的,只能繞著教堂外頭欣賞這名列《臺灣歷史建築百景》的外觀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的網站上,指出設計者黃榮泉牧師「通往天堂之鑰」設計理念的教堂入口。看起來我還不夠格進入天堂,還得多花些時間留在凡間找鑰匙。
站遠一點仔細看,入口處的斜頂與十字架都不是單純的直線,而是稍微具有弧度的曲線。這些細膩的工程,在建造上無疑得花費更多功夫。古樸的造型與細膩的變化,讓基國派老教堂入選了2001年文建會的「臺灣歷史建築百景」。
平安夜的下午,伴著溫暖的冬陽,我在教堂外渡過了相當愉快的時光。這期間遇到了一支拿著登山杖的隊伍,想必是剛爬完蝙蝠洞順道過來的。還遇到開朗的兩家人,直覺就是教會的人,直嚷著在平安夜參觀教堂特別有意義。說起來,我還是在他們的提醒之下,才意會到當天是聖誕節的前夕。只不過這一路上來都沒看到路燈,趁著還有陽光,拍下最後一張照片,我也下山了。
基國派老教堂有一點不好找,得多注意路邊的自行車道導引牌。大致上來說,從大溪的方向過去先走北橫公路(台七線),到了三民國小或派出所前面的小圓環右轉,馬上就會過一座小橋,過橋後馬上左轉桃114公路,有蝙蝠洞和基國派老教堂文化館的牌子。然後沿著桃114往上走大概2.4公里左右,快到蝙蝠洞時注意看左邊叉路指向「基國派」的自行車道指示牌,轉過去200公尺就到了。
要提醒各位,從桃114上去沒多遠,有個公車站就叫「基國派」,偏偏那裡也有一座教堂,旁邊還有一座橋。只不過那座教堂並不是我要介紹給你們的,還得繼續往上走才行。
沒有交通工具的,其實也有公車可以到,班次不多就是了(一天三班)。如果你不住大溪,其實只有兩班搭得到。總之,先想辦法坐到大溪客運站,然後搭「5107大溪—蝙蝠洞」的車上去,坐到蝙蝠洞再往回走一點就會到。或者,你乾脆練練腳力,騎腳踏車上去。這條路線似乎滿熱門的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