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金門」舊名「浯州」,它的歷史都與戰爭脫離不了關係。孤懸海中,屢為海盜肆虐,直到明朝洪武廿年(1387年),江夏侯周德興築城鞏固海防,禦寇防盜,以金門城「故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的地理形勢命名為「金門」。
江夏侯周德興所興建的「金門城」並不是現在的「金城」,而是比較南邊,在古崗和水頭之間的「金門守禦千戶所城」(後皆以金門城簡稱)。此城興建時間約在明朝洪武年間,楊天厚的論文《金門城隍信仰研究》(2003年,頁74-80)認為此城應為明洪武廿年(1387年)四月至隔年二月所建;許志仁在他的論文《明代海禁政策夏的金門及其海域》(2009年)裡,依洪受《滄海紀遺》(1568年)「金門千戶所城⋯⋯洪武二十五年,江夏侯周德興來築⋯⋯」之載,認定金門成應落成於洪武廿五年(1392年)。
金門城確切的落成時間,在歷史學家眼中或許至關重要,但是對我們這些觀光客來說影響並不大。無論是洪武廿年、廿一年、或廿五年,迄今都已超過600年的歷史。相傳金門城築城時期,這條位在金門城北門外的「明遺古街」就已開闢,不但作為交通要道,也是貨物交易的地方,還是農漁產品及民生物資趕集的重要場所,有著「賣菜街」的稱號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對這地方的描述是這樣的:
金門城北門外古市街創建於明代中葉,為金門城千戶所城內發展興盛而到城外的一條商業市街。當時,城內人口估計已達二、三千人,城內南北市街的商業規模顯然無法滿足實際需要,加上金門城以東的聚落,如古崗、珠山、歐厝、東沙、東社、山前、賢厝、庵前等,多以北門出入,往來人口多,因此在此發展出另一條市街。但隨著清代縣治的北遷,金門城榮景不再,北門外古市街也跟著沒落北門城外的古市街,長約135公尺,過去古街端點為獄帝爺宮(南)及王公宮(北),因獄帝爺宮年久失修,將神祗移往王公宮(後重修稱迴向殿),今僅剩王公宮。目前有宮廟一間,店屋24間,傳統一落四攑頭5間及傳統二落建築一間。在北門外古市街的區界來看,靠城牆的一端為南側稱「街頂」,北側稱「街下」,街道的東西南北四處出口設有隘門,目前街下出口及西邊巷弄內還留有石條遺跡。古街道寬約3公尺,中央以花崗石為鋪面,約1公尺,而兩側以水泥鋪實,還留設40公分寬的「轍車道」。過去古街中央為零星石塊所鋪設,不如今日排列緊密,兩側則為土路夯實,每遇甘霖驟降,行人皆行走於石上,以防泥濘沾身。後經歷砲戰摧殘,路面受損,因感於行路之不便,決議每戶出資900元,配合政府資金以修建此街。
有著「臺澎金馬第一街」的古市街,約在明清交界時期開始沒落。讓整個人口結構與行政區域變更的主要原因,恐怕是康熙三年(1664年)清政府佔據金門後採取的遷界措施,強制居民遷至海岸線30里(估計約現在的15公里)外,讓整個金門島淨空。當時鄭成功和清政府不斷在金門來來去去,鄭成功來的時候這地方的朝代變成明朝,清政府到的時候又變成清朝,使用的年號也在明永曆與清康熙間晃蕩。遷界令約20年後,康熙廿二年(1683年)清軍攻佔臺灣後實施復界,當初遷界的居民才陸續返回原籍。
復界後,當時的金門總兵陳龍以金門城毀損嚴重為由,將政治中心遷至後浦(金城),這條市街開始走向沒落。參加夜遊後浦小鎮時,解說員卻指出一個小道消息。她說因為清軍不擅水戰,但在陸地作戰卻十分了得,把總兵署設在離港口遠一點的地方,讓金門的攻防戰略轉變成為清軍擅長的陸地戰,使鄭成功的水軍再也沒有機會佔領金門。我接受了這個說法。
一連串的朝代更迭,在政治、軍事的考量下,明遺古街從商業為主的「賣菜街」變成住宅區。現在,這個地方最主要的行業恐怕是招牌為「閩南旅店」的民宿。明遺古街靠近北城門的幾間房子,被整理成「明遺古街故事館」,展示當地人家的尋常生活。
一連串的朝代更迭,在政治、軍事的考量下,明遺古街從商業為主的「賣菜街」變成住宅區。現在,這個地方最主要的行業恐怕是招牌為「閩南旅店」的民宿。明遺古街靠近北城門的幾間房子,被整理成「明遺古街故事館」,展示當地人家的尋常生活。
在古街尾端,有座造型與周遭顯然不同的洋樓,現在整理成「黃天祐紀念館」。據說黃天祐是位醫生,早年隨父親到新加坡學醫,29歲返回金門執業。黃天祐紀念館的一樓,當時就作為醫生館(醫院)使用,現在則成了民宿使用。
除了兩端作為民宿使用的房舍外,這條明遺古街中仍有部分作為住宅使用,但更多建築恐怕成為無人維護的空屋。在常住人口只有設籍人數一半的金門,這樣的光景在沒那麼熱鬧的地方到處可見,任憑遺落的建築作為時代的見證。
留言
張貼留言